我有一个极高城府的老同学,极其有钱,做大生意,身高一米八八,姓霍,他是北方人,为人不但雄浑豪迈还心思细腻,城府极其的深厚。
三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学仏,在办公室每天坚持诵经打坐,无论出差旅游从不间断,十几年来很有境界。我总是向他学习讨教。
他学仏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他是我同寝室的室友,因为他人高马大,还略胖,我是南方人,第一次在学校看见他的时候,震惊了,因为我从没有实际的看过一个一米八八的高大个,脱光了上衣躺在那的样子,当时我感觉很害怕,这个人太猛了,我小时候看小说里樊哙啊典韦啊鲁智深啊就是这样的人吧。后来一接触才知道他对人特好特亲和,很好交朋友。
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依靠他,觉得很有安全感。他不像一般的傻大个,他一点都不傻,很聪明,可是聪明起来又一点不狡猾,为人极其仗义,亲和,男人味很浓,心思还很细腻很周到,事事想地很周全也替别人着想。
他又会打扮,会穿衣服,气质也很好,长得有点像胡军,其实比胡军还帅。简直就是人见人爱,车见车载,女生见了他都是生理上和心理上双重仰视。
因为他的面相很有福气,我们叫他霍菩萨。霍菩萨在读书期间,就比我们早脱离稚气,我们还是未经世事的孩子,他已经是大人模样。谈吐很到位了。老师们也都不把他当学生而是当朋友。
他成熟理智,把各种关系处理地很好,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还是守门卫的扫地的,他都客客气气的对人,从不因为自己的身高块头居高临下欺负别人。
我上学的时候,就爱和他走一起,因为感觉太有安全感了。
我记得毕业分别的时候,我们寝室的人都是他的粉丝,在火车站流着泪和他分手,可是回家没一个月,大家又买火车票出来相见了。在一起抽烟喝酒聊天吃饭,反正就是觉得很舒服。
毕业后,他就去做生意了,生意越做越好,年纪轻轻就自己创业开了个外贸公司,自己跑国外、跑海关,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走遍很多国家,很多省市,所以他的城府极其的深。
所谓城府,我们一般人总觉得是个贬义词。其实不然。城府说的人有心机谋略,思想深邃,且不愿意随便吐露。三国时,孙刘联合抗曹,诸葛亮受刘备委托到东吴与大将周瑜共对计策,面对曹军的大兵压境,二人都不愿先说出抗曹之计,最后同时伸出一只手,手心同时写着一个“火”字,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二人不禁相视大笑。
瑜亮斗智,战了个平手。在此,谁先说都不好。人对事物的感悟,体察,了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了解不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行清楚,这时很难说清楚。
另一种是,自然的运动变化有其特定的规律,这种自然之理我们能够感知,但却很难把它表述出来,如人在冥冥之中感知的那些神秘的东西,人内心有时莫名其妙的悸动和不安,究竟是什么?说不清楚。
在外人眼里,就表现为一种城府,城府深的人,往往对生命的难测和自然之理的运行有较深的理解。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说的,那么,对道的认识也就让人感觉出一种城府。
所以说,城府是一种体认生活,体认生命,体认自然的能力。城府与性格内向不是一码事,但性格内向的人常被误认为很有城府。这就是城府与性格内向的相同与不同。
霍菩萨就是这样的城府,他懂很多,喜欢看书,看佛经看道德经,看很多科技和经济的书,他遇到好的老师都很谦虚去求教,
不单懂这些,他还懂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他游泳特别厉害,曾经是他们省里的比赛冠军,他每次去游泳池,很多人都会主动要他教学。
和他吃饭最有意思,不管吃什么菜,他都能诙谐生动有趣地说出这些菜的来历和文化,说的活色生香好像舌尖上的中国,很多次我和他吃饭,旁边的桌的女孩子听他说话后都主动来搭讪,要和他交朋友。
他其实平日不怎么喝酒也不怎么抽烟,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不喝酒,可是和朋友们吃饭,他绝对不怂,只管舍命陪君子,那个海量很足,北方大汉的豪情能瞬间征服桌子上所有人。
而且他说话有趣喜欢开玩笑,轻松的很,常常几句话就把别人逗笑了。
最厉害的是他不管喝多少酒,都能保持清醒,绝对不犯浑,我认识他这么多年,没有见过他一次烂醉如泥大呼小叫耍赖犯浑的,
自己喝多了他还要照顾好每一个喝醉的喝多的朋友,有一次他喝多了,自己已经走不太稳了,还坚持要送一位好兄弟走下地下通道,要亲眼看人家走完所有楼梯他才肯回家。
他是走到哪,哪都有朋友要请他吃饭,因为太喜欢和他吃饭聊天了。
如果有人要找他帮忙,他一定是尽力尽心,帮助别人。
他因为见的人多,各种层次的人、做生意的做官的搞学问的各式各样的,他都打交道多,所以他从来不轻易被什么东西洗脑,他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智。
他也很少随便评判一件事的是非黑白,因为他知道世事的复杂。
他对他公司的员工都特别好,关怀照顾所有人。员工们也特别拥护他。
霍菩萨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来不说自己厉害,他总是说自己不懂,虚心向别人学习,别人说什么他都很礼貌很尊重地听着。不乱发表意见。
即使他学佛修行境界很高,也从不随便说这些东西。他自己从不骄傲,从不认为自己懂很多,谦虚的很。
有一次我问他关于城府的问题,我说:你这么有城府,有深度,到底是怎么修成的呢?
他笑着说:你太抬举我了,我哪里有什么城府,不过是活年纪大了,人累了,不爱表达什么了。
我说:你忽悠我,我还不知道你吗?你是个极有深度的人,你说说教教我吧。我总觉得我自己活得太肤浅了。
他说:其实说到城府,有三个层次吧。
1.0的城府,是社会城府。
比如我以前做生意的那十年,到处跑,和各种人打交道,需要牵扯很多资源和人际关系,需要发展人脉,需要沟通和解决问题,这些事情,都会让人积累很多人性里的认知,你会懂得人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会有什么选择。
所以我一般听人家说一句话,回答我一句话,我大概就能猜出他背后的意思。有时候我能看人一个眼神,就知道这个人应该怎么去交朋友怎么去沟通怎么去打动他。是要送礼物还是要说好话,还是要和他处好情谊,这些本事,在社会上历练多了,你就能培养出来。
这种城府不但是看别人,还有自己怎么处。
自己在各种场合,该怎么坐怎么站,怎么说话,怎么圆场怎么破局,怎么达成你自己要做的事情,怎么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这些也是城府。
1.0的城府,虽然看起来有点像老谋深算,但是其实不是,是审时度势,是察物观人,是随顺趋势,是懂得格局。
1.0的城府深,会让人事业成功,做人受欢迎。但是,自己却难以解决自己内心的痛苦烦恼和矛盾,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2.0的城府,是灵魂的城府。
这个灵魂的城府,是一个人在社会城府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进一步去灵魂深处寻求解决办法。所以修啊修啊,修出来的城府。
我多年前就是因为赚了很多钱,家庭也很幸福,什么都很好,可是我却变得患得患失,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日益显露,比如我总害怕担忧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又害怕自己的事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持续,害怕父母的健康等等等等,各种担忧和压力,让我从本来豪迈大气变得患得患失。
这时候我觉得,应该去学佛了,因为以前认识了寺庙里的僧人,有几位师父也很关照我,于是我就干脆去做了居士皈依,在家开始诵经念咒打坐。
这些年我从未间断,一直用心修,也可以说很多感应很殊胜,不管打坐还是念咒,感应都很好。我感觉,我的灵魂开始变得有城府了。
这个灵魂的城府,其实就是心越来越愉悦了,越来越稳定了,在世界上一切有了依归有了依靠。
灵魂开始真的有深度了,1.0的城府的时候,我还是很浮躁的其实,学佛后,我就开始内敛,开始向内提升自己。
灵魂有了城府,人就幸福很多,不会胡乱去执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我不再逞强了,以前我觉得我能力很大能照顾很多人,能关照到许多领域的事情,后来我就明白了,我应该开始收缩,凝聚自己的力量,去干精准的事情,去照顾亲人和重要的人。
这时候我开始回归家庭,没事我就在家陪老婆孩子。带他们去露营带他们去国外旅游。
我开始享受自我内在的喜悦了。而不是以外在的东西为生活的喜乐。以前我很喜欢被人崇拜被人信赖,我觉得一个陌生人投来欣赏的目光,我就很喜欢。我喜欢事业上的成功,看到钱的增多,喜欢社会人脉关系的扩大,朋友越来越多。
可是后来我开始内省这些,我开始调整城府的方向,从外而转向内心。
我发现以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