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是我最近研读几个《道德经》解读版本后的其中一点感悟,字数不多,绝对干货,在这里和有缘的朋友进行分享。
《道德经》五千多字到底讲了什么?老子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其实不用看各种名家的解读,你也能找到答案,因为《道德经》的最后四个字已经告诉了我们。
《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这个东西说出来就不是道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天有天的道,地有地的道,人有人的道,那么老子重点是说天地人的哪个道?
我们来看《道德经》最后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就是说,天的道,是有利万物而不伤害;圣人的道,是做好事情但是不为自己争名夺利。
老子用天道引申出圣人之道,也就是最后的落脚点在圣人之道。这里的圣人并不是儒家说的品德高尚的圣人,而是大领导,古代的帝王,当然,春秋时期的国都比较小,我们现在一个市,可能就抵古代一个国了。
老子的《道德经》实际上是一本关于“领导力”的课,而授课对象是书中说的“士”、“王”、“圣人”等领导集团,也就是从小领导到大领导分别应该怎么做,最后以“圣人”这个大领导应该怎么做收尾,说明书的重点是教大领导应该怎么做。
所以说,《道德经》最重要讲了啥?结合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答案就出来了,由什么是“道”,引出什么是“圣人之道”,然后给出答案,四个字:“为而不争”。用现在的话直白点说,就是: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毛伟人十几岁就开始读《道德经》,所以他的思想境界非常高,路线也很清楚:为人民服务,服务好了,人民就会拥戴你。由于他的说道做到,最后成就了他的“圣人”地位。
我们再来看,中华有为的任老爷子,他是从十几岁就开始读《毛选》的,从部队到创业,都深受其益,然后有了现在的遥遥领先,成就了他“王”的地位。
所以我说,《道德经》不是让你与世无争的“无为”之书,而是真真正正教你如何升级打怪的“领导力课程”,有兴趣的朋友真的都该好好读一读。
下周三晚,我准备在书店线下读书会做一期《道德经》的主题分享,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朋友共读经典,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