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虚空不定的变化是永不停竭的,这就是生育万物的神秘莫测总根源。微妙的生母之门,就是天地生成的根源。它绵绵不绝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
生命之心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就能看到老子用谷神形容道,又反复论证了道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又一种形象的表达了道的神秘和作用,老子把道比作生育天地万物的神秘总根源。
为了让有男女之分认知的人类,理解道的状态,老子就把道比喻成拥有母性的生育之门;因为道是不分男女的,因为虚空的大道变化是不停止的,所以道的存在绵绵不绝,作用无穷无尽;一直在生育天地万物,所以用生母之门来表达,更容易让有男女性别之分的人类用局限的认知理解道。
绵绵若存,用之不竭。这句话也对应了《道德经》
第四章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第五章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都是为了更形象的表达道的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子做学问的高度和深度,更看到了老子的哲学思辨能力,高深莫测,几千年来,至今少有人能比。
生命之心
对于年我们现代人来学习非常重要,现在的人被各种社会认知和知识催眠,误以为白纸黑字就是真理,不管自己学的东西,做的事情,用的东西符不符合宇宙大道,就钻牛角尖的一根筋,看似很努力很用心,其实到最后不合于大道,都会被大道所灭。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很多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一切行为没有道德,没有底线,一心只向“钱”看,甚至忽略了道德是标准,法律是底线的做人准则;胡作非为最终被大道所灭,甚至坐进监狱或死亡,没有人生的未来。
用老子的思想我们都能看到万事的很多面,我们也看到了生活中很多人做人做事合于大道,一切顺利,在很多方面都能得到大道的助力,总有用不完的大道智慧,也对应了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的一句话: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生命之心
在年这个文化觉醒的元年,文化开始加速引领政治和经济;在生活工作中我们也看到一个现象,全球经济整合发展的今天,国与国,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心都在找合伙人,在《道德经》指引下我悟出了一段话,合作人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利益合伙人
合伙人中多是小聪明,只为自己为相关,只注重经济效益,鼠目寸光,所以做的事是(巫业)也只能做一下子,挣的钱也只能挣一下子,大家去看那些倒闭之后还有很多经济纠纷的企业就知道了,不合大道,很快被道所灭。
第二种境界:事业合伙人
合伙人都有智慧,先为社会为人民,后为自己,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应,有利他之心,更有长远目光,所以做的事是(事业)能做一阵子或几十年,事业成,自然能挣到大钱,大家去看那些成功发展3年以上至年还蒸蒸日上的企业,符合大道,会被大道助力。
生命之心
第三种境界:生命合伙人
合伙人都有大智慧,先为国家为世界为人类为大自然,后为自己,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应和国家效应及世界效应,有大爱和奉献之心,有穿越时空的目光,所以做的事是(神业)能做一辈子,神业立于不败之地,不为钱,一心为国家为世界为人类为大自然,大家去看那些大德圣贤(伟人)有境界科学家、有境界的医学家、有境界的学者、有境界的慈善家、有大爱和境界的官员(政界领袖)等等他们的功绩和思想从过去到未来可以穿越时空;完全同于道,完全同于德。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德之;就会与道常在(精神长存)
生命之心
以上简单用道的思想讲了一下合伙人的三种境界,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的人生,其实自然界的一切都能用《道德经》的思想来解析,每个人的看到的世界决定了他的世界观,同样每个人的世界观也作用着他的世界;每个人对道德经的感悟和理解都不一样,但这种经典就是有这样的包容性,希望每一章的分享都能帮助更多人共同学习《道德经》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生命智慧)
生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