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四章,虚则用,满则废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第四章,首先一句话:道冲,而用之弗盈。道,有人说是冲而用之。其实不是。道冲,它是一个名词。因为道是虚,它一定要冲才有作用。如果道是静的,那就生不出来东西。如果什么东西都是静止的,呼吸也是静止的,那还会有生气吗?我们中国人以前不叫泡茶叫冲茶,为什么茶用冲呢?就是根据《道德经》来的,现在都说泡茶没有水冲,拿什么去泡。是冲茶,这一冲茶的香气就出来了,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物质。

而“用之或浮盈”,一个很简单的动作,怎么能够经常使用?那就不能让他满,让他盈,因为一满一盈,就没有用了。我们总喜欢什么都想做到极致,做到完美,幸福美满。满招损,最后一定是损的,所以不要让他满,永远留一点余地,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这种用之或浮盈的观念,对很多关系都用得上。夫妻,朋友,家人都是这样的,很多朋友刚开始的时候一见如故,无话不谈,最后往往都是分道扬镳,如果你刚开始的时候热情保持在40%,那以后你们还可以有更亲密的发展空间,但是一开始就%那还怎么关系往下发展呢?怎么可能还越来越好呢?因此冲,就是使他虚的意思。他永远不会满,所以他永远可以用,时时保持冲虚,你就永远可以使用,这叫做道!

渊兮,似万物之宗。渊,是水的深谷。似万物之宗,他好像是所有万物的本源。现代科学也告诉我们,海洋里面很多东西有很多在宇宙万物里面是最早出现的。那它是怎么生的呢?下面有一段来说明它的过程,我们就感觉我们的“道”跟西方人对“道”的认识以及对世界本源的认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你先看看这四个“其”字是什么意思。其,就是道的作用。道的作用是什么?人家有锐,你把它搓掉,不是这个意思,那就是强制,那就不自然了。这里的“搓”是指把自己锐利的那一部分锉掉。

“道”是很锐利的,可是他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起来,让你没有感觉。举个简单的例子:天生人天也杀人,人自然生也会自然死,就是老天的作用,就是自然的作用,就是道的作用;可是,你会不会害怕说这个“道”要把我们干掉?不会,他让你没有感觉他,让你自化。自化,是“道”最了不起的一部分。我是有锐利,可是我很收敛,让你没有感觉到威胁。你从这里面就会感觉到他不威胁你、不利用你、不恐吓你、不主宰你。西方的上帝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创造万物以后,就说你们都是我造的,你们要信仰我,这个就不是功成而不居了,刚好和老子所讲的是相反的。

中西方的文化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锉其锐,一个人不能锋芒毕露,不能到处显示我很能干,那你会死得很惨。

解其纷,人家有什么纷争,你不能说,都听我的,你要让他们自己去磨合,你在当中你做了很多事情,但大家都没有感觉到。

和其光,你不能用你的光芒去照耀别人,你要让他显露出自己的光耀。

同其尘,你不能善恶分明,是非分明,都不可以。因为对圣人来讲是没有坏人的,圣人看到坏人自己要检讨自己,你这个圣人眼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坏人。那你算圣人吗?你尽到了教化百姓的责任了吗?其实,真正的大善大恶都是极少数的,

大多数人都是左右摇摆的,你认为这个是小人不肯帮你的忙,也许他前几天才借给人家几十万救急。每个人做事情都有自己的立场,我们不能随便地认为他就是小人。

道德经全集6册文白对照白话文道德经原文/注释/译文/解析老子道德真经中国古代哲学京东¥.2购买

湛兮,似或存。这个深渊一澄清下来你就发现水里有东西,那就是道。道,是你平常看不见,但时时会隐约的感觉到,好像真正那个有就出现了,因为无会生有。你没有锋芒,但是你有锋芒的做用,你不去解决人家的纷争,但是人家的纷争因为看到你而化解。人家突然间有光出了名,尽管不是因为你照耀了他,他还是要感谢你,人对别人的好,要忘;人家记得你的恩,想要报答你自然就会报答你,如果你四处说我对某某有恩,帮过他很多忙,迟早会害死你自己的。

那么老子说,道是什么?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他用这句话来问道是什么,非常有意思,我不知道他是谁的儿子,这个吾不一定指老子本身,因为老子是集大成的,我们中国人很少用我的概念,这个吾就是我们,我们找来找去不知道他是谁的儿子,他的父亲是谁,他的根源在哪里,告诉我们所看的都是道的现象,道的作用。

但真正地道的本体在哪里?

象帝之先。什么叫象帝之先?象就是《易经》64卦的卦象;帝就是最原始,就是太极,一画开天嘛,所以很多人在解释“象帝”时,诸多解释却没有找到根源。老子说,吾不知谁之子,就是要去找根源,结果你不去找根源,光在易县和帝这里转了半天也转不出来。他是什么,就是64卦那些象的最原始的那一画,叫太极,太极就是有的开始,象帝之间呢就是说道:是在这些象的前面就有了,是先天。道是先天,象是后天我们看到的,每个象的背后都有道的存在,只是你迷惑于象中跳不出来,你破不这个象,这叫象执,你就进不了道体。

象帝之先,就是它是先于象而存在的,那就叫无,所以道冲是有,但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所以第四章就告诉我们道是以虚才有作用,如果道一满他就没有作用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