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pf.39.net/bdfyy/bdfzd/160828/4947162.html老子曰:“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无所作为,顺其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做到无为,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但老子的这些经典名言,却被宋真宗“念歪”了,他误解了老子的本意,没有效法自然道德的原则,且背道而驰,反用了前因后果。宋真宗赵恒执*的大宋,其庙堂上,不断上演了一连串的荒唐事。
一、投大臣之好,赐宴赐物,笼络人心。
每当岁末年节时,皇帝赐臣僚宴饮,既是增进君臣关系的需要,又是播撒皇恩的大好时机。历朝皇帝都有此举措,宋真宗赵恒也不例外。不过,这种常见的增进君臣关系的手段,在他这里却“走样”了。他即位不久,就“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另外,有资格参加节序赐宴官员的范围较前期大为扩大,如大中祥符二年(年)二月,“旧制,节序赐宴,惟皇族、近列、诸帅、内职。三月甲子,始诏自巳、重阳,三司副使、判官及馆职事官并别置会。其后,知杂御史、三院御史、法官、开封府判官亦预焉。”即从原来的内朝高官扩大到外朝一般官员。与此同时,节日时还馈送朝臣节物,并客省赍签赐羊、酒、米、面;立春赐春盘。寒食神(食炎)、饧粥。端午粽子,伏日蜜沙冰,重阳糕,并有酒。三伏日,又五日一赐冰。享受馈送节物的官职之广,几乎包括文武百官;节日之多,几乎全部囊括。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的俸禄最高的朝代,
二、无心抗敌,委屈求全,签下“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历史上委屈求全最经典的一个案例。公元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20万辽*南下,深入宋境,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阳)。澶州一旦失守,北宋国都东京(汴梁)岌岌可危。北宋自“雍熙北伐”惨败之后,对辽国一直心有余悸,因此北宋朝廷内以王钦若为首的诸多大臣主张南逃,而宋真宗也认同这一观点。但是一代名相寇准却坚决反对这一观点,并认为提出这种观点的人都该杀。寇准先是列出了南逃的种种危害,后又鼓动宋真宗御驾亲征,以鼓舞士气。宋真宗迫于压力,只得御驾亲征。大*行进途中,王旦问宋真宗:“十日不胜,何以处之?”赵恒沉默良久回答道:“立太子!”但是宋*尚未抵达澶州,听闻辽*声势浩大的宋真宗又萌生了退意,“立太子”的气势也不复存在。好在寇准一再劝阻宋真宗,才让宋*顺利抵达澶州。抵达澶州后,在寇准的鼓励、劝说之下,宋真宗登上城墙鼓舞士气,宋*士气大振,辽*陷入被动,节节败退。加之辽将萧挞览被射死,辽萧太后多次请求议和。宋真宗本就无心恋战,于是不顾大好局势以及寇准的苦苦哀求,同意和解。最后和议的结果为: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三、为了封禅,先后不惜重金,用公款贿赂两位宰相。
宋真宗为了能过封禅,甚至伪造天书,以证明自己封禅的合法性。寇准被撵出中央之后,王旦继任宰相职位。然而,寇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得到一份来自真宗皇帝的贿赂。宋真宗用一箱珍珠贿赂寇准这位当朝宰相。这还不算,更荒唐更奢侈的是宋真宗听信王钦若的建议,用价值连城的稀世宝珠贿赂时任宰相王旦。王旦是当时的宰相,因为之前寇准已被排挤出朝,所以宋真宗要实现封禅,首先还得考虑王旦是否肯附从。王旦是进士出身,很有才干,为人也很正直,作为宰相的王旦最初是不同意这样铺张浪费,后经大臣王钦若的反复劝说:“这是出于圣意。”最后,王旦同意了。但宋真宗心里还是不踏实,就把王旦召来宴饮,正当喝得高兴的当儿,命人取出一樽酒来赐与王旦说:“带回去同老婆孩子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后打开酒樽一看,哪里是什么美酒,那里面盛的全是稀世宝珠!(典型的上级贿赂下级)王旦回到家,衣裳也不换,就进了书房。仆人端上茶,固上门,退下去。书房里就剩下王旦一个人了。他吸了ー口气,打开酒壶的盖子一看,不禁喊出了声:“啊!”王旦看见了什么?酒壶里面满满的,但装的不是美酒,而是珍珠!宋朝的珍珠价值几何?在开封,一斤珍珠价值贯铜钱,也就是两银子,60两金子,这还是普通的珍珠。而眼前的这一壶,每一颗都是又大又圆的上等货色,有这样的一壶珍珠,完全可以在开封的*金地段买上一座带花园的上好大宅子了。皇帝要贿赂宰相,听起来很荒唐。这一离奇事件的根源在于真宗皇帝希望当时的上层领导机构能够全力配合他一起伪造祥瑞,举行封禅大典,为自己树立威信,为大宋重振帝国雄风。
四、伪造天书,花巨资封禅,劳民伤财。
据《皇宋通鉴》记载:景德五年(年)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群臣早朝完毕时,有司来报,称“有*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宋真宗“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为了证明“天书”真的是从天而降,宋真宗还特意精心编造了一个故事:“半夜我刚要睡,忽然卧室满堂皆亮,我大吃一惊,见到一个神人忽然出现,此人星冠绛袍,对我说:‘一月三日,应在正殿建*箓道场,到时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我悚然,起身正要答话,神人忽然消失,我马上用笔把此事记了下来。从十二月一日起,我便蔬食斋戒,在朝元殿建道场,整整一个月恭敬等待,终于盼来了天书。适才城皇司来奏称在左承天门南发现有帛布悬于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回报说帛布还包有类似天书的东西,封口隐然有字。原来正是神人说的天书啊!”王旦等当即再拜称贺。对于一国之君来说,此举乃荒唐之极。
天书造好之后,便开始封禅。首先是“东封”,包括到曲阜祭孔在内,前后花了四十七天时间,演绎了一场荒唐彻底的闹剧,而宋真宗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的最后一位皇帝。宋真宗并没有停止其“以神道设教”的事业,三年以后,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宋真宗又到山西汾阳去行“祭祀后土”(又称“西封”)大礼。可以说,一直到死,他都把这类自欺欺人的把戏,视作维系其*权命运的纽带。这用去了大量的钱财,为日后宋朝的财*危机种下了祸根。封禅活动耗资巨大,将宋真宗初年累计近四十年财力几乎挥霍一空。再加上后期宋真宗迷信宗教,到了宋真宗晚年已经到了“内之蓄藏,稍已空尽”的地步。“封禅”一事,确实是宋真宗一生最大的败笔和错误,不但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也同时证明了他的德性和执*能力庸俗化。
我认为,《道德经》既是写给弱者的哲学慰藉,也是老子写给掌权者、君王和*治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能治天下,《道德经》也能够治天下。掌权者既要读懂《论语》,又要弄通《道德经》,宋真宗赵恒也懂得《道德经》是治国安邦的经典,他说:“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即位之初,宋真宗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勤于*事,分全国为十五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进京述职,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他也能注意节俭,因此社会较为安定,给国家创造了一个相对长期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只不过是,到了执*的中期,宋真宗热衷“祥瑞”粉饰太平,对朝*兴革却无所用心,听任王钦若、丁谓等“五*”参与朝*。他晚年更是神*颠倒,甚至满口胡话,进入了迷狂状态,朝*大事多由皇后刘氏决断。我们试想一下,一个最高领导人是这种精神状态,这个国家还能长治久安和发展吗?
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大道至简,大道无为。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如果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既不尚贤,又无欲而不争,那自然是天下太平了。可是,事实上又不是这样的,是有为又不为,无为即有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