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女缘何来我家与如何续缘上篇 [复制链接]

1#

般若身心灵学堂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十八子师兄,我从小对周易、风水、能量这方面非常感兴趣,十几岁开始学习,到现在已经有近三十年了,我现在是能量疗愈师、命理师、风水师、同时是高级营养师。非常感谢大家能来听关于《儿女缘何来我家与如何续缘》的话题。

一般来讲,作为人类,我们有着类似的业。更进一步,出生在同一大陆、国家、省份或者城市里的人,有着更加亲密的业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甚至还可以变得更近,因为我们和成为我们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妻子、丈夫、孩子等等的那些人有着非常亲密的业的联系。你出生在某个家庭,意味着你和家族成员之间有业的联系。有一种相互联系的共业,利用这个连接,一个人可以影响其他人的业。比如人与人之间结仇,仇家报复到对方子孙身上一样。从业果来说,家族亲人之间,都是共业所感。今天分享关于《儿女缘何来我家与如何续缘》的话题分享四个方面/p>

一、成为子女的因果

二、生育孩子为什么

三、如何养育孩子

四、如何帮孩子助运

一、成为子女的因果

小孩到人间来投胎找这个父母,这都是缘分,你为什么找这一对夫妻做父母?你为什么不找别人?父母跟子女有缘,如果没有缘,当面也看不见、也找不到。到底是什么缘呢,佛在经上常说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他们才会到你家来,没有这四种缘分他们是不会来的。

1、了善缘:报恩、还债

有恩报恩,这句话听来很合理,不过,却提醒,不只要债权人原谅债务人,也希望施恩者不要求回报。施恩于人,应怀不求回报心。

施恩者如果有不求回报的态度,一旦受恩者来世“有心报恩”,而施恩者却不求回报,那么在未来世里,受恩者将会学习施恩者的行径,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2、了恶缘:抱怨、讨债

抱怨、讨债分一般为三类,欠钱还钱、欠情还情、欠命还命。

“欠钱”算是债务中比较单纯的,通常指涉及到金钱或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物质,还债方式很简单,欠钱就得用钱来还,对了,还得加点利息,这时候,欠钱的债务人通常一定能赚到钱,但却用不到钱,因为他努力赚来的钱都得拿来偿债。

“欠情”通常表示事发当时债权人和债务人彼此互相认识,既然欠了情,来世当然就得用情来还;阻碍别人成长也属于欠情,只要是对平辈或晚辈,尤其是配偶、子女,我们都负有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欠命”是最严重的,主要指的是伤及别人的身体或性命,当然,如果你让别人身体失去自由、损害了别人的名誉,也算是欠命,欠命有的在来世须照顾受害者的身体来偿还。

孩子不听话、不孝顺、经常与家长发脾气、经常给家人造成意外与困苦、可能是抱怨来的。孩子体弱、多病、乱花钱、有可能是来讨债。严重的有的计划是要讨一辈子的,基本上就是让父母这辈子就交待给他(她)了。无论是抱怨的还是讨债的探查出来以后一定要把因果说清楚,把条件谈清楚,才好化解。

二、生、育孩子为了什么?

1、生:说大了为了人类的延续,同时是为了家族的延续,也是为了续香火、帮祖宗祈福(祭祖非常重要)。子女同时受父系与母系家族的影响,而不只是父系,子女都应该为祖先祈福。

香火:旧时指子孙祭祀祖先的事情。简单说,祭祀祖先的事情是由子孙来完成的。有子孙,到祭祀时,就有人给祖先上香;如果没有子孙,到祭祀时,就没有人给祖先上香,香火就会断了。因此,人们用祖先的灵位有没有香火的”香火“来表示有没有后续之人。


  传宗接代,就是指子孙一代接一代地延续下去。因此,就会有一代接一代的子孙继续为祖先上香。所以,把传宗接代称为”续香火“。

通过古代人对祭祀的高度重视,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具有尊老、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育:说大了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为了后代的进步、为了帮助历代宗亲,为了光宗耀祖(光:有面子;宗:宗族;耀:显耀;祖:祖先。意为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人怀"光宗耀祖"之志,"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而建功立业,告慰父母,光大门楣,使后人引以为荣,有什么不好呢?须知,人只有建立"三不朽"(立德、立功或立言)的业绩,才可以光宗耀祖,而不在于是否当大官发大财,欺世盗名则不可能永远糊弄天下人。)。同时可以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可以解释比喻一个人好了,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地藏经》讲到婆罗门女与光目女救母。为救母而发大愿,最后成就,成为地藏王菩萨。因为她们的德、孝敬与发愿,她们的母亲也因此免受地域之苦,后来也成了菩萨。

所以正确的教育孩子尤为重要,为了我们的历代宗亲这是我们的基本责任。现在人们这方面缺失的很多。

三、如何养育孩子

家长应该通过教育,要好好的教育孩子,教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教儒释道文化、教业力因果循环道理,引导孩子尽早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具体可分为人生观,价值观来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支配和指导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生观、价值观又反过来制约、影响世界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从身口意全方面培养,助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1、德

学习弟子规、孝经、十善业道经能让明白什么是德,如何积德。

教育孩子,要懂得寻根。孝顺好父母了,孩子自然听话。顶撞父母,以后孩子就顶撞你。这就是轮回。三代之间也是轮回啊。

我们要照顾长辈,胜过照顾晚辈。现在人,都关心孩子胜过关心父母,以后孩子长大了,他生孩子了,也是关心孩子胜过关心你。这就是因果循环。

富人都喜欢给孩子花很多钱,提供很好的教育。世间的教育虽然也很好。但最好的教育,还是福德的教育。

2、智

儒释道文化教育都可以使得孩子从不同层面开智慧,常念心经、金刚经可助孩子打开智慧。

3、体---健康

健康的四个条件:1、均衡的营养2、适量的运动3、愉快的情绪(心里平衡)4、充足的睡眠。

4、培福

不要把孩子的福报透支了。---俭养德

不要给孩子花太多的钱。花的是你的钱,损的是他的福报。很多人小时候很风光,到了长大了,就可怜了,把福报用光掉了。所以要把好吃的给父母吃,不要给小孩子吃,给小孩子吃太好,穿太好,都是损他的福报。

小孩的福报损了,他得自己去慢慢培,你没有办法代替的。越是关心孩子,这个孩子以后就很难有出息,太关心了,关心到了牵挂,把他的福报都损了,他以后就要在艰苦中好好培福报了。

帮助孩子培养福报的好方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多干家务、行善放生。父母师长都是我们的福田。

(下篇)、、、、、、

如果有讲解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见谅,同时欢迎批评指正。感谢大家对般若身心灵学堂的支持,大家可直接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