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码道德经用三个字打开一个新宇宙下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20/5639550.html

在上篇中,我们了解了:道是宇宙本具的一个奇妙造化规则,接近性命就可以抓到道的影子,在简单的规则中却早已具足了一切的变化。那我们应如何做个有“德”之人呢?又何谓“经”呢?老子著书立说又有什么样的期盼呢?

如何做个有“德”之人?

如果说“道”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德就是可以接近这个目标的正确方法或正确的行持,或是正确的选择与作为。

当一个人的作为能够越来越接近大道,尽善尽美的一个造化层次,古人便说这个人是有德之人。所以古人看有德之人,有德无德,不是以外表看的,就看他的造化有没有在前进,不是看他外表做得像不像,你可以外表做得很友善的样子,可是你的内在跟造化是毫无关系的,这个是可能的。

“德”这个字

是启动大道中精密造化的

一个关键按钮,

也就是你的持心的模式,

你修炼的模式,

以及你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作为模式,

你的言行模式。

这些模式都足以触动本性内的生生不息的造化之机,它往哪一个方向前进,这一些都是你的德之所在。

让众生都能够对本性投入优质的变数,使本性往好的方向去造化去前进,这个便是老子讲说《道德经》这本重要经论的目的所在。

他不只是讲到道,他也不只是讲到德,他讲的范围很广,不只包含入世,还包含出世,也包含治世,可以说在八十一章里面,他竭尽可能的囊括了:一个人不论是做平民百姓也好,还是当帝王也好,你有可能会触碰到的那个关键按钮,做出什么样的抉择,什么事可以什么事不可以,他竭尽可能地来告诉我们这些众生们。

纸经vs真经

“经”这个字所指的并非纸经,譬如《金刚经》第二十六品这样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个“以音声求我”,他所指的就是诵念纸经的意思。“如来”这两个字,就像人人所具有的、与大道的无限可能极为肖似的那个本性,就是如来的意思。

所以我们从如来佛所讲这段话,你可以知道,他所希望的,并不是我们抱着纸经不断地诵念,而失去里面最主要的内涵。

我们再看六组坛经里面这段,“此须心行,不在口念”,所谓的口念就是念经的意思,“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说我嘴巴正在念,可是,我完全没有了解,这个“经”对我的心性能够产生什么样的良性的效应,我没有把它应用在我的心性的造化里面,我没有让它去启动一个造化,让它往更精良的方向前进,那这充其量如幻如化如露如电,非常短暂的安宁。

放诸四海皆准的常道

经是主轴,不变者为经,而常变者为纬,放诸四海皆准的常道法则或原则就是这个经的意思,以其可以为万事之典范而不忒,所以叫做经。

这些字写下来,不论上古的人来看,还是后世的人类拿来看,对照他的本性对照天地之道,还是一样的精准,它是万古不忒的。所以它是主轴所在,可以变的地方是你的生活,是你的工作,你可以因时制宜做不同的选择。

经就好像路,好像一个脉络,或一个过程,经过的经,沿必经之路而无可逃,就是一个蛋变成一只鸡,它有一条路是它必须亲身经历的,是无可逃的。因为是无可逃的一个必定的造化过程,所以叫做经。

总结

现在我们把“道德经”三个字凑起来,

学习益人益己的行持跟行为,

这是德;

启动大道赋予在我们本性中的良性造化,

这就是道;

使人人都能渐渐走向返本还原的大道,

这是老子的期盼。

——这个就是“道德经”的内涵。

《道德经》

影响整个中华文化最深远的经典,

通向返本还源、

见性成佛之路的说明书,

让我们跟随现代禅师,

读懂煌煌五千言,

看清人生方向,

时时刻刻

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选择!

5.1国际劳动节,

给身体放假,

让心性遨游,

快邀请朋友一起

来探寻究竟人生,

体悟玄妙大道!

5.1团购活动,两人成团,5.1折

5.:00结束

购买请扫描下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