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教经典转载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治学、*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解析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

第78章莫柔于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没有一样东西能比水还柔弱,但任何能攻坚克强的东西却都不能胜过水,世上再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换它,也再没有比它力量更大的东西。

世人皆知弱胜强、柔胜刚的道理,却无法付诸实行,主要的原因,乃在人们爱逞一时的刚强,而忽略了永久的平和。

所以圣人说:“能承受全国的污辱,才配做社稷之主;能承受全国的灾祸,才配做天下之王。”这就是“正言若反”(合于真理的话,表面上多与俗情相反)的道理。

“恃兵之险”——参阅第三十章之一。

“弱胜强”——参阅第十四章之二。

“能为国家受污辱的,才配做社稷之主。”——参阅序文。这是老子的基本学说。

随缘转发,功德无量!

平台整理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修行交流

扫一扫上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