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开启一段ldquo无为rdquo [复制链接]

1#

“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诸如此类的词句我们大多能脱口而出,细问它们的出处,很多人却并不一定清楚。这部名叫《道德经》的文化瑰宝,其中蕴藏着太多的人生哲理和至理名言。近期,西河路*大队组织学习《道德经》,虽说并不能短时间的读透整本著作的思想,但心中还是有一些得益。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而老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主张是“无为而治”,绝非不作为的意思,而是不行不合理之事,无为才能有所为。这种心境和修养,看似浅显易懂,但确是极难做到的。

就简单的“名利”二字,《道德经》中说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将名利看得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人生中,太多因为名利的拖累,而陷入各种诱惑深渊的反面教材。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我们之所以有大的祸患,那是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的关系。假设我们忘掉“自己”那么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人服务,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不执著与个人的得失与利益,才是能够成就整体功绩的关键所在。

当今的大环境下,物质条件丰富,生活安定,社会稳定。人们的追求不再限于温饱,五光十色的各种诱惑也随之萦绕在身边。抛开“名利”,看淡“自己”,这更是不容易达到的境界。

短短的几场学习,也许会有临时的收益,但要将整个精神,贯穿到每个人的“三观”中,体现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各方面的融会贯通。“清静无为,恬淡寡欲”,将开启我们在物质年代的一场修行。

(文/西河路*大队周静)

编审/彭超志主编/王*责编/赵*编辑/孙淑芬

投稿邮箱loudigaosu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