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学习分享师资班林迎春老师 [复制链接]

1#

孔子文化国学师资公益班(随报随学、线下和网络同步学习)

《道德经》第九课用圣道和自然规律辅佐领导的人,绝对不靠*队逞强天下。春秋战国时期,有两种道统王道和霸道。当时的国君都行王霸之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用的是王道。先给予天下,先得到人气,有人气必然会有土地。而王道之术,不管你服不服我,我都把土地归我所有,这样会不得人心。有部队所呆过的地方,一般都是刺棘生焉。天地之间有一股气,这股气是太和之气,是祥和之气,是正气。而*队身上有杀伐之气,会把祥和之气赶走。天地是由气所生,有*队的地方就有暴力之气,暴力之气占据后,祥和之气不在了。打仗之后就是凶年,天下生灵涂炭,寸草不生,会出现蝗虫、水灾,这些是暴力之气所引出来的东西。善于用兵的人,只求取得胜利,这是错误的心态。打仗要求的是天下太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敢凭武力取得称霸的地位。如果我们自以为是心被物所转,就偏离天道规律。认为自己越来越强,就是陷入物欲之中。违背天道规律,立见消亡。用打仗得取天下,本身是违背天道规律。打仗适用于自保,千万不能用战争统一天下,这属于王道。圣人反对用*队治保,要用王道取得天下。实行仁*,普遍施与天下人恩惠,天下人心会聚拢,有人气就会拥有土地。真正的明君都不用霸道取天下。打仗的时候,心里会充满戮气和杀伐之气,是违背自性,违背自性,不能祥和,心要处于恬淡怡然。世间万事万物出现,承顺天地规律,用祥和之气寿生。现在被暴力之气驱逐了,所有万事万物都讨厌暴力之气。真正的将*是慈悲心,心中会存还天下太平的心,并不是想杀人,而是保卫家园。心中不会有暴力之气存在,真正有德,天道而行。君子平时以左为贵,以右为凶,为什么以右为凶呢?右为用兵,兵为暴力之气,为正义打仗无可厚非。天道规律是慈悲,圣人是慈悲。物欲去掉心里升起道之本。道的外露是仁义礼智信给予天下人恩惠的人,能得之于天下。战胜之后,把别人的士兵都活埋的人,都杀干净的,能统治天下吗?心中没有仁慈,没有祥和,心中没有温暖,只有杀戮。这样的心,怎么能够得到天下人心?圣人是迫不得已而打仗。而杀人,而不是乐杀人,打赢了是悲悯苍生的心,心中并没有欢喜心。可怜这些不明理的人,劝导他们也不听,还来攻打我们。如果圣人之心有一分之路感化他,绝对不会打仗。实在感化不了,他还来攻打我们。因为有他的存在,很多人都过不好,迫不得已才把它消灭,恶到极处,不得以代天行道,否则老百姓会遭殃。如果心欢喜打胜仗,那是偏离了道。道没有名字,只要有事物都有道。道永远处于最简单、质朴的状态。你积功累德,你得福。你犯错,他会给你祸。看不见,摸不着,他比一个尘埃还小。所以天下有很少的人尊崇他,有人并服于他。如果我们并服与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道,我们就能够成为天下最强者。万物将围在我们周围,听我们指派,因为我们德行感化了他们,让他们按天道规律做事。天地之间自然规律就是阴阳相互交合,然后万事万物出现,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命运和轨道,地球有地球的轨道,月亮有月亮的轨道,太阳有太阳的位置,人有人的轨道。中庸告诉我们愫位而行,在自己的轨道上不出离。本来道是无名的,但是无中生有,万事万物出现,都有一个名。乾命名称为天,坤命名称为地。有了名努力遵从自己的轨道,不违背轨道为善,如果违背轨道为恶,会灭身。月亮和地球如果打起来,月亮说让地球围绕他转,我不去围绕你转了,那能行吗?人有人的本分,物有物的作用。知止是止于八德,绝对不会见利忘义。孟子告诉我们,死都不违背八德,违背性德。万事万物都按轨道走,只有人不按轨道走。因为人有欲望,欲望过重,不愿听自性本体的。欲望一来,剑走偏锋。绝对不堂堂正正,不光明正大,这个时候就不是知止。圣人告诉我们该干的事就干,不该干的事就不要干。人不知止,连鸟都不如。人明知道打人不该去做,也去做。抢银行,不该抢,还去抢。欲望的驱使。道对应天下的关系。道指引万事万物川谷流入江海,向长江大海一样,无私无我,普遍给予天下人恩惠。海河道相似,水河道也相似,水往低处走。当我们违背自性,天道规律会伤害到我们。说是上天对我们的惩罚,其实是我们自己为难了自己,想要改变,就要改变自己的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是本体开显性德的自然流露。本体像一面镜子,特别光亮的时候,能够看清楚看明白,万事万物的变化。物欲从心中割掉,会出现一片太和之气。物欲本来不存在,就像灯泡外在的灰尘,把光亮遮蔽住了。真正的英雄不是打败别人,而是自己战胜自己,你能打得过别人,你能控制住自己的念头吗?如果控制不住,那不是自胜。欲壑难填,一个人如果不知足,永远不会满足。什么时候才是富裕呢?当知足才是真正富裕。如果总嫌自己的钱很少,你就永远贫穷。贫穷并不是有多少钱,而是有一颗贫穷的心。我们认为颜回、孔子穷,其实人家认为我们很穷,穷的只剩下欲望了。坚持修养自己的本心,克服很多的习气的人,就是有志。只要有志就能回归天道规律。什么人不能回归天道规律呢?就是没有恒心的人,怕的是不能坚持。如果能坚持早晚读经,是修定的,让道心生发出来,连这个字都没有,不可能恢复到知足状态,也不可能达到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的状态。明白了道理之后用一生去实践。为什么成就了的人对万事万物一花一草异常恭敬呢?孔子、颜回、十方三世佛都回归天道,万事万物一花一草,都是他们变现出来的。恭敬一花一草就相当于恭敬他们。回归天道规律,死而不亡。没有回归天道规律,一死,随业力流转,该去哪里就去哪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道德经》《周易》《佛经》《庄子》《儒家十三经》,这些都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国学的根是儒家经典,而我们佛教来源于佛经,佛经并不等于宗教,佛经是哲学体系。抛开一切干扰,抛开自己所认为的东西,静下心来读经典。读经千万不要用意识心,用意识心解经,永远听不明白,理解不了。只有用觉,不用识。识是起心动念觉是道之本体,读经时不要思他的意思。静下心读几遍,往往意思会突然蹦出来。这个时候是觉心流露,不是意识心的解悟。《道德经》第10课揭示自然规律,有两种方式,第一,通过总结总结,再总结得出自然规律。二,通过开悟证悟之后,从自性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智慧。佛经是自性流露出来的。科学家验证的东西很多是对的,如地球是椭圆形的,围着太阳转,科学家推理论证。道德经是老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先人观察的总结得到的,没有老子的观点,是天道规律的观点。天道规律如此叙述,本来存在的规律。叙述没有创作。心不被外物所转时离道最近。法乐跟外在的事物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们能清清楚楚的处理任何的事情,孔颜之乐是心中永远处于道的状态,回归自性,自然规律。人心即是道心,人心中物欲摒除干净之后变成道心。大道四处漫游,无处不在,世界本来什么都没有,连世界都没有。世界来自于最初的念头,念头是一时顿现。突然的念头,万事万物出现了。世间万物都是无中生有,世界万物都被道掌控着脱离不开她。万事万物靠它存在,靠它生长,靠它发育。人依靠道,道告诉我们白天工作,晚上要休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秋收。尊重她,不违背她,会过得好。做子女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作为丈夫妻子,对家庭有责任,有担当。做员工忠于领导,忠于公司,这都是道,自然规律。违背她有祸,尊崇她就有福。回归自性,悟本就是言行一致。有人言行不不一致,言行不一致时,就是不听自性,听欲望的。所以要去除习性,自性才流露出来。用悲悯苍生的心做生意是自性,只为钱做生意是物欲。无欲自性被开显连念头都没有,万物因为它存在而生长的好,这是大。他的大不动心,不被影响。圣人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他心不动众生有感,他必然有应。感,就是把心归于真诚。起心动念不被物欲所影响。有功于天下心,丝毫不动,不鞠功,这是大。没有人引诱时,他心不动,这是小。大,在有引诱的时候,他心依然不动,心一动就从道中出来了。觉和自性相应,识和自性不相应,相违背。我们要坚守大道,天下人都会归附于我们,我们把天道自性的事做出来,周围的人会感动,就会向我们靠拢。任何的事情都是有了解和求证的过程。一个人有德行,人气就很高,他能给予别人恩惠。我们要让我们的心始终处于道当中,道外露就是爱。国君回归自性,百姓也会随之回归自性。回归大道的口,就是不动心。有好吃的,有好听的话,就被他转,那就和道不相应。道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执着,对万事万物不动心,看得清清楚楚黑白善恶,就是不动心,更不用说生气,发怒。大道看不见、摸不着,但始终发挥了作用。大道无始无终。我们要静下心,舍识用根。

湘潭市孔子文化传播促进会是由热爱中华文化的义工教师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共享幸福人生”为理念。

促进会自年以来,已先后举办70期《幸福人生公益讲座》、《传统文化师资班》《周末国学诵读班》等公益活动,服务学员多人次。促进会积极配合民*局,下社区调解居民纠纷;为九华一中名师生举办讲座,宣传孝道文化;为湘潭日报社小记者站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开设内蒙古分课堂,并获湘潭市“社科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及“精准扶贫”项目。年获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和AAA社会组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精神的家园。伴随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梦想的临近,做为一个蒙受古圣先贤恩泽并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中国人,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共同承担起这个传承。为往圣继绝学,为复兴圆美梦,为万世开太平!

任何人均可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堂,中华经典教学、儿童青少年教育、父母课堂、健康养生、国学师资等教学系列,5万课时国学内容让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每月推荐更新内容!联系张老师

5万课时教学终端演示如下:

湘潭幸福文化课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