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私心取天下的后果 [复制链接]

1#
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pf/a_4491878.html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墮。

是以圣人去甚去太去奢。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纺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赢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措施法度。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

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凡此诸或,言物事逆顺反覆,不施为执割也。圣人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

这一章,及后面接连的两三章,都是说明“道”的用,而且牵涉到中国传统的*治哲学和*事哲学思想。在文学的层次上,颇有“大制不割”的气势。

在中国历史哲学的发展中,儒道两家的思想是同一个根源,上古的时候,儒道本不分家。像尧舜以前的*帝,乃至*帝以上远古史中的三皇五帝,这些古人之所以当皇帝,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真为大众来服务的。时代越向前走,这种观念就有所改变,因为人的欲望愈来愈高了,私欲一旦提高,*治上就变为家天下的制度了。

这里老子所讲的,还是上古文化公天下的制度。他所提出上古观念的*治哲学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这一名词所指,在中国文化观念中,可大可小,大的包括现在全世界人类思想。上古公天下的帝王,并不像后世帝王是有目的来做皇帝的,是想要纵横天下,割据城池而号令天下。这是私天下的帝王思想,与上古的明王思想,王道精神,不得已而出来为天下、为一般人谋福利是不同的。

“天下神器”这四个字,在文义上不是连起来的,要再加一个“者”和“也”字,成为“天下者,神器也”。意思是说,天下这个东西,是天下人的神器。这样照文字解释,还是不够清楚,如果说,天下这个东西,是一个神妙不可思议的东西,就更切合了。也就是后世包括的国家、*权等等,都是神妙不可思议的东西。所以“不可为也”,这个东西是碰不得的。

“为者败之”,像后世春秋战国时代的情形,尤其像秦始皇等等的做法,更具有充分的代表性。他们是以私欲为出发点,为个人的英雄思想而号令天下,最后还是要失败的。“执者失之”,越是私心自用,抓得越紧,抓得越牢,则失去得越快,这是拿历史哲学的眼光来看的。下面再说一个大哲学的原理。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这是老子讲宇宙的法则,宇宙的物理,只有一个共同的法则,就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拿“行”来说,你向前进,当前进的力量达于极点时,就是后退。《易经》上有句话,“无往不复”,没有一个向前走的东西不回过来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球是圆形,向前走一定回复过来到本位。所以说,“或行、或随”,有进步就有退步。相反的,永远在退步,必定就有进步了。

“或歔、或吹”,“歔”是把气吸进来,“吹”是把气呼出去。所以,呼吸也是相对的。

“或强、或羸”,一个人的身体,是一个物理的东西,强壮到极点之后,一定会变弱。相反的,有许多人身体看似多病,但是多病的人,往往能祛病延年,虽然整天病兮兮似的,却能活得很长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晓得自己多病,就会时时注意摄生调养。一个看来身体非常健康的人,有时候反而忽然死了,因为他自己觉得身体很健康,没有病,往往就忽略了保健之道,所以一下就完了。

“或挫、或隳”,“挫”是很尖锐的东西,越是尖锐的东西,毁损得也就越快。这几个原则——行、随、歔、吹、强、羸、挫、隳,是说明宇宙间一切事物,随时都在相对的变化。

举例来说,很多喜欢学《易》卜卦算命的人,当有人问某笔生意或是今年生意会不会赚钱,其实不要卜卦,答案已经告诉你了,不是赚钱就是蚀本,没有不赚不赔停留在中间的。如果一年生意做下来,算算总账,既不赚又不赔,其实年龄、光阴、精神都赔上了,这不是早赔本了吗!所以,算命卜卦,问命运好不好,答案是不好一定坏,不坏一定好。

我认为卜卦很容易,如果到街上摆一个卜卦的摊子,对来人说:“老兄,我看你气色不太好”,他一听就会想来算算命,第一句话就可告诉他,我算定你会破财,因为他已经破费了几十元请你看相了。所以说,天下没有不变的东西,绝不可能停留在中间的。老子现在是就大原则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道德经古本合订》李辉

《道德经注》王弼

《老子他说》南怀瑾

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两臂重于天下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上)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中)道德经

第二十六章: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下)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不着痕迹的善行(上)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不着痕迹的善行(下)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会说,会做,又会教(上)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会说,会做,又会教(下)道德经

第二十八章:知阴阳乾坤善恶而后道德经

第二十八章:回复本来面目道德经

第二十八章:生理、心理、行为三方面修养

朗读:叶子,《论语》爱好者,朗读爱好者,感谢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