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破译----再版前言南雁双飞自年,我以俗名发表的《道德经新译》,以内蒙古的内部书号发表以来,出乎意料地受到了众生的欢迎,听说有几家网群,每日以无名氏著作的形式读诵此书,最让人不解的是,一家网群本是反对天修的,但他们不反对九天玄女,也在好长一个时间段里,读诵我们的书。我对大家说,放开让他们读,祖国传统文化是大家的,不是我个人的私有财产,我们欢迎大家都来学读,读的人越多越好。最近以来,我们又接到了另一种意见:许多同修说,本书最好把清世祖的注删去,或另出别本,和我们的注释放在一起,观点不同、角度不同、入手处不同,学完后容易混,实际上增加了学习难度。我们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将清世祖的注删去,另外专门将我们的注译单出一本,这样的确比较单纯、集中,学习起来会很方便,因此,令二娟将清世祖的注释挨次删去;另,喜阳、素慧姊妹俩为了网上众生学习的方便,原曾将我们的注释删去,对外发过一个版本,这次二娟顺便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先将清世祖的注释删掉,再将我们的原注补入,这样就成了现在的本子。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学读。对于书名,有的同修提出:为什么叫破译呢?这样写,是否意味着比“新译”高出一个层次呢?我们告诉同修:这本经注,原名就叫《道德经破译》,因为第一次印刷是与书商合作,书商出钱,我提供书稿,书商为了好销,说改成“新译”较受欢迎,我同意了,就改成了“新译”。其实,这本书叫“破译”,更为合适。这是因为,“新译”,有两个意思:一是这本书是新写出的,不是旧的;一个意思是:这本书的见解是有新意的,不是抄袭旧的见解。至于新在何处,有何价值,就语焉不详了。而“破译”就不同了。破字有碎裂、劈开、毁坏、攻克、打败、揭穿、耗损、残破、击中目标等意义。因为前人对《道德经》的注译,多数默守陈规、文不对题,脱离宇宙规律、修行实践,专在表面上作文章,有的甚至纯以自已的后天心识曲解其本意,使得《道德经》的研究愈往后愈陷入了莫衷一是的死胡同。笔者凭三十多年的学习经验,觉得必须对以前的陈见大胆破除,扫清其挡在我们面前的种种法障、山阻,也许才能得见《道德经》的真意。故我们在每章的原文、注释、译文后,特意写了《破解》一节,对于我们的不同理解加以阐发。据读者反映,大家对本书最看重的,正是“破解”一节。为此,我们这次修订,干脆复原了最初的题名,这也许更符合本书的原意。当然,说破译,有些东西也并不是真的破译了。限于智慧的羸弱,这本书第二版时,天母降世已有三载,宇宙已经由“啊音期”转入了“吽音期”,但我们的思维意识,却仍然滞留在“啊音期”,而不能离开;“啊音期”的许多陈见,仍然未能破除,故此,在许多方面,本应别辟新途,随时而进,然而却因袭陈见,显得滞后许多。不过,本书的初衷,只是想告诉众生《道德经》的基本概念,让大家明白《道德经》译成白话后怎么解释,怎样理解才更符合老子的初心,故虽然许多东西放在“吽音期”显然已不合时宜,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学到这种程度已经不错,对他们今后更加深入地学习《道德经》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目的,已经达到,故虽有若干不足,也不妨碍今后的深造了。因此,对于一些即便是明显的不足,也未作大的改写,而把这一空白,留给我们早已承诺,但尚未如愿的《道德经破译》的中级读本。况且,《道德经》本身,就是一部“多棱镜”式的著作,无论从哪个立点入手去写,都很难囊括各种人子的不同理解,作为作注作译的人,也只能是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智慧层次而已,而不会面面俱到,满足所有人的希求。本书在作注作译时,重点考虑了众生的这一实际状况,而不同的是:我们比较倾向于《道德经》“理入”的观念,与它对众生的修行指导,所以某些方面就显得十分不合世俗的口味。因为《道德经》是高雅的文化基石,是群生茫然昏聩时的狮子吼,故我们的想法是:宁可让它将某些人吓蒙,但却给了他一个猛醒的机遇;也不要怕把某些人吓得爬下,所以在破除邪见时,就没给任何人留点情面,不管你理解不理解,我们就这样做了。如那些自以为高明而批判《道德经》唯心的人,这些人如不把他们送上审判台,就真的对不起上帝!对不起老子,对不起那些对《道德经》珍爱的精英与卫士!有人问:《道德经》的中级读本怎么写?答曰:中级读本,将完全站在天修法门母根文化的制高点上,通过《道德经》去鸟瞰人世,这样才不愧为老子的中华文化之父的豪称,作一次振聋发聩的发言;也才能剥离俗见、愚见对“道德”二字的缠缚,让《道德经》的光芒照彻全世界,让中华文化引领全宇宙!时机已经到达,条件已经成熟,不久,我们将恭敬地将《道德经注译》的中级读本,恭敬地献给对它顶礼的人类!谢谢大家学读《道德经破译》,愿您成为有道有德之人!年10月17日于九天玄女母根文化教育中心
发布:九天玄女母根文化教育中心
作者:南雁双飞
读诵:静月
编辑:二娟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