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自然
让我们淡去浮华、禅意人生
作者
儒风君编撰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分寸,一旦过度,必是灾祸。
1、怒不过度
我们常说,出离愤怒。
一个人发怒的时候,如果不加以控制,那就会怒火燎原,酿成大祸。
所以,真正有涵养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明朝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奉命去缉拿宁王,可没想到他顺利擒获宁王之后,竟招来奸臣的嫉恨。
宦官张忠、羽林*许泰率领的*队进驻到南昌一带后,为了争夺功劳,故意挑衅王阳明,对其百般辱骂,然而王阳明丝毫没有任何动作。
王阳明说:“忿怒之类的偏颇情绪,人心之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而已。平常人在动怒时,控制不住感情,便会怒得过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
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
平时在小事上加以注意,磨炼自己的内心,换位思考,保持中立,不偏激不愤怒。
久而久之,人自然就有一份安静祥和的气质了。
平时愤怒上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纾解,千万不要憋着。
跑跑步,听听音乐都是很好的办法。
如果暂时无法控制,那就先让自己离开现场,再做打算。
2、利不过贪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我皆凡人,整日奔波,为的是一份体面的收入。
但是如果不懂得适可而止,只能被欲望迷惑,被利益挟裹。
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人心有限,欲望无穷,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只能成为欲望的囚徒,永远无法解脱。
《道德经》里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放下贪欲,不要什么都要抓在手里,懂得知足,懂得放下,人生才有幸福可言。
3、劳不过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一切都是浮云。
很多人天天加班,三餐不规律,熬夜应酬,身体严重透支。
等到年纪大了,身体就开始扛不住了,医院跑。
苏轼在担任杭州太守的时候,工作繁重。
他常常在高山的亭子中办公,办公之后,一定要小酌一杯,看看满山风光,找个阴凉睡上一觉。
再多的工作也不能打扰他的休息,再多的公文,也不能影响他的兴致。
天大地大,健康最大。
工作是为了享受生活,如果工作过劳,让生活失去乐趣,那岂非本末倒置。
再重要的工作也不值得你用命去拼。
忙中有闲,劳逸结合才是健康之道。
4、逸不过安
《道德经》里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
人生也是如此,忙中需要有闲,但是也不能太闲。
闲,是福气;太闲,是灾难。
有个初中同学家拆迁,家里一下子有了钱。
换车换房换首饰,工作也辞了。
一家人天天到处玩。
没过几年,因为实在是太闲,妻子迷上了*博,丈夫迷上了游戏。
俩人每日无所事事,很快就把拆迁款败光了。
《菜根谭》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
人一旦闲下来,乱七八糟的念头就都来了。
太闲的人,无所事事,生命只能一点点沉沦。
忙中有闲,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养生。
人生有尺,好在适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
只有把握好人生的尺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平衡工作和休息。
人生才能进退自如,过得幸福而从容。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目的旨在于分享,尊重原作者,侵权立删。
感恩阅读,随喜分享。如有收获请在下方留言点“在看”
合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