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二章上 [复制链接]

1#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www.zgbdf.net/m/

《帛书老子·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持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王弼本老子·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关于如何破解经典,得成大道的问题,《庄子·天道》中记载过这样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叫做‘轮扁斫轮’。说某一日,齐恒公姜小白坐于堂内读书,一位名叫轮扁的老年匠人则在堂外的院中制作车轮。突然,轮扁放下了手中的椎、凿,步入堂内好奇地询问:“敢问主上,您所读的是何人的言论?”

齐桓公回答道:“是圣人之言。”

轮扁又问:“那著书的圣贤还在世吗?”

齐桓公如实回答道:“圣人早已逝去。”

轮扁闻言便毫不客气道:“那么您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闻言大怒:“寡人读书,你个造车轮的匠人岂能随便议论!说出个道理也就罢了,若说不出个道理来就得去死!”

轮扁毫无惧色道:“臣是以臣所作之事观察出的道理”。

于是,轮扁娓娓道来:“砍削车轮时,动作缓慢造出的车轮会松滑而不坚固;动作过快,造出的车轮又会紧涩而不入木。只有不疾不徐,心与手配合得当,才能得心应手制造出上乘的车轮。但得心应手的秘诀存于技艺当中,无法使用语言表述,因此我无法将它传授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的讲述中学会这制作上乘车轮的技艺。因此我都七十岁了,还在自己制作车轮。而古籍中讲述的道理同样无法言传,因此我才说您看的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

庄子通过‘轮扁斫轮’想要揭示给世人的道理,便是释迦摩尼在灵山‘拈花示众’想要揭示给众位弟子的道理——觉悟的法门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释迦摩尼佛拈花示众,为何只有迦叶尊者会心一笑?因为只有迦叶尊者领会了佛祖的用意,明白了觉悟的法门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因此,迦叶尊者开创了不立文字的禅宗。

禅宗六祖慧能也曾开示过此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菩提是梵文,指觉悟。六祖慧能说,觉悟的法门就在人世之间,等待着世人亲历亲觉。并告诫,远离世间寻求觉悟,如同寻找兔角这般并不存在的事物。

因此我认为解读经典的重点在会意,并不在逐字。文字只是达意的路径,比如欣喜的情绪,就可以使用不同语言文字加以表述。《道德经》中的文字同样如此,老子之所以喜欢使用反复排比的方式列举自己的观点,同样是担心我们这些后来人会深陷在文字的泥沼中故步自封,无法领会大道真意。

后世对《道德经》的注释除了被人为有意改动的部分,几乎都注释无错。但为什么难有定论?因为不成系统,无法相得益彰。比如第一章与第二章,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确实关联在哪里?为什么第二章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开篇?如此开篇的论据又是什么?

是,第一章“两者同出”之论。

第一章中,老子以道论有、无,阐述了有无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的自然观点。所以第二章使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作为开篇,深入阐述“两者同出”的思维规则。

传统注释,如王弼本《老子注》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也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

如此注释虽然无错,却未能阐述“美丑同出”的思维原理。

为什么有了美的概念,丑的概念会一同诞生?因为第一章曾说“恒有欲,以观其所徼”。徼指边界,老子认为,人的思维在有欲望的情况下会产生边界,如感觉到饥饿需要吃饭时,思维便会局限在食物的范畴内。这就如同在思维内画了一个圈,圈内是需要的食物,是取;圈外则是不需要的非食物,是舍。对美与丑的思维认识同样如此,虽然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不同,但凡是不在圈内的事物,既是“非美”。是与非,亦同出。

既是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是第一章“两者同出”之理的深入阐述。只不过,这次用来举例的不再是有与无,而是美与不美,善与不善。之后“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则是老子对大道规则中与和并存,对立与统一和谐共处的自然现象,古者取法自然的原型天地规则的近一步的阐述。所以在再次强调了“恒也”之理,《周易·恒卦·彖传》中论述的天地运行之理:“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

因此,注释第一章时我不得不引入天文换算,目的正是为了大家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古者取法自然的第一指,空间与时间,天与地的运行之理。

如果您仔细看过第一章就会发现,阴阳互根的基础是阴阳平衡,空间与时间的对等对称。即便只使用“开普行星运动定律”也不难发现,天体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两次方之比始终为一。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归根结底“开普行星运动定律”的本质是空间与时间的对等、对称性。既《周易·象传》中强调的“天行健”之理。

现存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记载:“健,伉也。”那么何为“伉”?对等、对称之象。因此,古时和谐美满的夫妻称为伉俪。诸多华夏先贤也一再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是阴阳,而阴阳的核心是平衡!

那么如何将阴阳平衡的自然理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老子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通过,通晓天地规则的圣贤之人的以身作则,将天地均衡运转的自然规则垂范于世间。

行不言之教指以身垂范。

居无为之事指,效法自然平衡运转的矫枉作为。

但不知为何,后世将意在矫枉寻求的平衡的“弗居”行为,意改为“不居”。将“弗”改为了“不”。将“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持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改为“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更加将顺其自然的“无为”,错误的理解为不作为。

如果无为的本意指不作为,那么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为何会建议人们效法水的品德,秉承“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行为宗旨?为何不直接说“不居,不渊,不信,不治,不能,不动”?

因为‘善’指‘吉’,指吉祥、合理的行为方式。而在古者看来,吉祥合理的执*方式便是对立与统一并存,天下为公。

《史记·循史列传》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春秋时期楚国民俗喜好庳车,一种低矮的小车。但雄心壮志意在问鼎天下的楚庄王认为,庳车不便套马征战,便欲下令强制改造庳车。但楚国令尹孙叔傲却极力反对以发布*令的方式强制改造庳车,因为古时易者秉承‘天下为公’的治世理念,认为既然天下为所有人共同拥有,那么家国*令就必须要符合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如大禹治水时说就曾经过“民无食我不能使,功成而不利与民,我不能劝也。”百姓饿着肚子,我无法驱使他们。如果成就功业不利于民,我也无法归劝百姓出力。因此,大禹治水时不但疏通了长江的九条之流,还开凿了云梦泽等九方鱼米之乡。这便是大禹“导九岐,凿九派”的由来。

孙叔傲制止楚庄王以发布*令的方式强制民间改造庳车,正是因为改造庳车的行为不符合百姓的利益,只符合楚庄王个人问鼎天下的私利。于是孙叔傲想了个办法,加高了进出乡间的门槛,百姓为了通行的方便,无需楚庄王颁布*令,便都自觉的改造了自家的庳车。故,司马迁盛赞此治为“不教而民从其化”的无为之治,既顺其自然的无形作为。

现在明白了吗,无为绝不是无作为,而是效法自然平衡规则的无声、无形之为,如以身作则的默默垂范。因此《道德经·五十七章》中强调:“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反复论证了古人施行无为的主要的方式,以身作则的必要性。

下一章,我们继续讲述改“弗”为“不”的意改行为,对《道德经》的注释,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