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十章三 [复制链接]

1#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的“齐物”与“齐同是非”的价值观点。“物无非彼”指事物间不存在“彼”与“此”的本质分别,例如在任何人眼中自己都是”“我”,而外人眼中却有成为了“他”。如此,同一个事物兼顾了“我”与“他”,“彼”与“此”的不同本质,便是“物无非彼”的理论基础。

“物无非是”则是说,从相对的角度而言事物间也不存在“是”与“非”,或“对”与“错”的性质区别。我们认为的好,又何尝不是他人认为的不好?我们认为的好人,又何尝他人认为的坏人?

如此,便又绕回了“玄之又玄”,无法准确地对某一事物进行绝对定义的混淆问题。因此在“齐物论”中庄子认为“儒墨之争”不过是可说可的道理,不可说不可的道理的偏见之争。例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士阶层,极力维护形将奔溃的西周礼仪制度的原因是,西周礼制曾经带给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社会局面。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士阶层却旗帜鲜明的反对恢复西周礼制,并认为西周礼制都是些奢侈的繁文缛节,对社会而言毫无用处。

也就是说,儒士赞扬和想要恢复的是西周礼制过去的是与好,而墨士贬低和想要抛弃的则是西周礼制如今的非与坏。因此庄子认为彼此不成为对立面,是把握“道”的关键。言下之意,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并且毫不客气地质问世人,若人人都将自己的成心当做判别是非的标准,那谁还没有一个标准呢(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但令人无法相信的是,“齐物论”的立论宗旨竟然是时空诞生之初,无形与有形并存的混淆状态(泰初有无)。

庄子认为,既然孕育万物的母体“天、地”诞生于有形与无形并存的混淆状态,那么时空所诞生出的事物内在,也应当是矛盾并存的混淆体。不存在绝对的是,更加不存在绝对的非。因此庄子认为大道的运行彼此相通,生与死,成与毁,是与非,均是大道彼此相通的循环两端(道通为一)。甚至指出,圣贤具有混同是非的道德品质(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不但与《道德经·第五章》指出的“圣人不仁”的价值观点高度吻合,还与佛陀释迦摩尼在公元前五世左右提出的不着两边的“中道”不谋而合。并且,古希腊哲学典籍人亚里士多德同样也提出过“中道为贵”的价值理念。可以说,古今中外圣贤对待是非彼此的看法惊人一致,即不赞同是,也不贬低非。

但如果您就此简单地认为,道德的含义只是不辨是非的绝对公平,那便是大错特错。以传统的东方哲学为例,例如分配粮食的标准绝不是你分五斗米,我也分五斗米的公平、公正。而是更事之用的原则——庸。

何谓庸?庸者,从用从庚。庚者,更事也。

“庸”字由“用”,与“更事”的双重性质组成。“用”指行为方法的目的,即达成天地运行的均衡之象。

“更事”则指因事变更。仍以分配粮食的小事为例,假设某人耕作了五亩地,而另一人却只耕作了四亩,但他们却都分到五斗粮食的酬劳,您认为如此分配公平吗?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便不难理解道德的标准为什么是庸,因为公平的标准因事更迭,千变万化。如果付出与不付出的所得相同,付出多与付出少的收获一样,公平在哪里?因此,东方哲学不但认为世间万物利弊并存,还祸福相依。比如自由与管制看似矛盾重重,但缺乏了管制的自由还能是维持社会运转的良性自由吗?你想唱歌,他想跳舞,当人们心中的自由产生冲突时,是否需要一种公平的管制规则进行协调?反之,社会如果只存在严苛的管制,却没有移动或呼吸的自由,这种有违自然规则(混淆规则)的不健康社会形态,如何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所以《道德经·第十一章》非常明确的指出“有之为以利,无之为以用”,“有”的存在价值是为了发挥义务,而“无”的存在价值则是为了让义务有发挥的空间。但究其本质,遵循的依然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混淆形态。这就如同天地为万物存续制定了良好的运转形态——阴阳并举,所以从《道德经·第三章》开始,老子便提出了“虚实并用,强弱并举”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言下之意。治理天下的手段不可单一,更不能绝对。必须遵循“两者同出”的自然混同本质——玄德。

关于“玄德”的概念,《庄子·天地》中也同样记载“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

“喙”指鸟喙,有形的实物。“鸣”指鸟鸣,无形之音。故“合喙鸣,喙鸣合”均指有形与无形的天地之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则指,混同合一不露踪迹,好像蒙昧又好像昏暗的是非混淆状态。

如此,再来看看老子在本章如何定义“玄德”——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生之畜之”指明了道德的出处,因为《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记载“道生之,德畜之。”而道生于天地,故称天道。德成于物形,故称道德。

也就是说,天地孕育万物的规则,便是人们需要遵守的道德。

但关于“德”的形成与概念,必须详加论述,因为“德”不止是《道德经》的核心,更加是中华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核心。虽然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曾经断言,孔子与弟子们所讲的道德常识不过是些老道的经验教训。并且认为,此类的道德常识在任何文明的传承中都能找得到。但梨花观点依然是,摔跟头才长记性,与顺天应人的效法行为完全不同。至少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绝不可能是老道的经验教训,而是取法天地,效法自然的模仿产物。因此《庄子·天地》开篇记载“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