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学习水的品质,帮助你快速通关人生逆 [复制链接]

1#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遭遇逆境。当逆境来袭,我们会感觉自己处于一种低气压的状态中,做什么事都不顺心。工作上频频犯错,遭受小人刁难,整个人陷入前所未有的忧郁与迷茫。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逆境是每个人都会遭遇的。如果能以正确的策略应对,那么就能快速化解不利局面,使曙光更早到来。反之,逆境期限会无限延长,消磨我们的能量,使我们一蹶不振。

老子通过观察自然界,发现其中蕴含的精妙道理,用以指导人生。在万事万物之中,老子对水最为推崇。无论是崎岖的山谷,还是宽阔的平原,水总是能适应。水能屈能伸,能刚能柔,甘居于卑下却能使万物自动归化,被老子认为是最接近于道的事物。

如果我们能学得水的品性,那么逆境将会轻松转化为顺境,我们的人生也将迎来崭新的蜕变。

1、不怨天尤人,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人人都喜欢顺风顺水,厌恶坎坷与磨难。当事物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时,我们会牢骚连连、抱怨老天对我们太不公平。

但水却不一样,水对环境从来没有挑剔,它流往阴沟,清洗污秽,灌溉良田。无论我们怎样使用水,水都没有任何怨言。然而我们却发现,随着时光推移,锋利的鹅卵石被水磨得失去了棱角,河道被水冲刷改变了方向。恶劣的环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水所改变。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人的心态与外部环境互相影响。不好的心态,会带来不好的运气。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身边那些经常一点小事就抱怨个没完的人,他们的运气往往都不怎么样。

人是一个能量场,无时无刻都在与外界环境发生能量的交换。怨天尤人,身体散发出的就是负能量,吸引来的自然也是负面的事物。

而且,度过逆境往往需要贵人扶持。如果我们终日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别人都会对我们敬而远之,自然也难得到贵人帮助。

所以,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逆境。老子云:反者道之动。逆境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我们的心态,会在否极泰来的转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厚积薄发,待时而动

道德经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水,分为静态的水和动态的水。而且两者互相转化。安静状态下的水,可以让杂质慢慢沉淀下来,回归清澈的本质。正因为有了安静时的静水流深,才有了奔涌时的势不可挡。

当我们的运势处于低谷时,头脑不清醒,很容易判断失误。一味妄动,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损耗,让我们在泥潭之中陷得更深。这时候,需要学会像水一样,静下心来去反思,积蓄力量,酝酿变化。

袁世凯,这个搅动历史风云的权势人物,就深谙其中道理。光绪三十四年末,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驾崩,不满3岁的溥仪被册立为新君,他的生父载沣成为摄政王。

载沣是光绪的弟弟。此前因袁世凯告密,致使变法失败、光绪被害,所以载沣一直视袁世凯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但因忌惮北洋新军造反,所以载沣决定从长计议。在“百日大孝”期间,他以“足疾”为由,命袁世凯开缺回籍。

放弃权力,对一般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此时的袁世凯身兼军机大臣和外务部尚书,权倾朝野。但是他深知自己此刻正处于风口浪尖上,如果违抗命令,很可能会有杀身之祸。所以袁世凯安然返回老家河南。

回到河南后,为了让载沣相信他确实害怕了,退隐江湖了,他特意找人给自己拍了一幅照片: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登船钓鱼,一副乡下渔民模样。这幅照片很快被刊登在报纸上,这下全国上下皆知袁世凯已成闲云野鹤,无心政治。这让载沣放松了戒备。对于袁世凯来说,他只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宣统三年(年),革命党人武昌起义,成为袁世凯复出的契机。武昌起义后第四天,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袁世凯顺势出山,让清廷答应他的八项要求,再次登临权力巅峰。可以说,如果没有乡间那一段蛰伏,也就没有后面民国大总统的威风。

逆境中之所以举步难行,往往是因为负重太多。这时,人们应该做的不是逆流而上,而是学会放空自己,过滤掉生命中的杂质,才有可能轻装上阵。

时机不到,按兵不动,养精蓄锐。时机一到,便当仁不让,舍我其谁。以平和的心态包容一切,高峰时不得意忘形,低谷时不灰心气馁。唯有如此,才能时常好运相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