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于钟华道德经读解middot第五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老子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1

这一章非常简单,老子继续教导学生如何修成圣人。前面讲过,所谓的“圣人”在老子这里是前后两个身份,既是自我得道的“内圣”,得道后又是治理天下的“外王”,两位实是一体。所以圣人一方面自己要得道,一方面还要将所得之道施之于百姓治理。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一章实在没什么好讲的,但请注意,老子讲课的技巧非常高明,因为他所谓的培养学生得道成为圣人的办法乃是师法天道,但天道这个东西又实在难以用语言来说明白,又不得不说,怎么办?

这里先再次强调一下老子的一个重要观念,也是一个客观事实,即“道”与“言”之间的关系,乃是天天讲日日讲的问题,在老子的思想体系内,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内都极为重要。道,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来承载的。因为以“名”为中心的语言很大程度上指向的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象界,现象界之物缘于人类自身感官的官能而显现,故万物所现乃是“象”,非是物之自身本质。

02

人类在为万物命名时,则是依物与人类之“用”为原则,所以万物之价值非道生万物之绝对平等(以道观之,其实也无所谓平等不平等),而是呈现出价值的相对性。由此可见现象之物的存在状态及其价值都是在相对(对面还有个相)的两两对等关系情境中获得自身的呈现,进而言之,相对关系情境的变化与转移,则原有关系情境中的物及其相对价值也就消亡了。所以,指向暂時、变动的现象之物及其相对价值的语言也只能是相对,难以囊括并承载永恒绝对的道。

因而,修道、得道是一回事,如何让绝对之“道”呈现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庄子探索出寓言、重言、卮言来超越常规语言的限制是一种办法。孔子则是执守“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认识而多使用“两端语言”,比如《论语》中:“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等,比如讲孔子中道之境,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都是执两端而合道。当然,老子也常使用这种语言方式,像“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等。

对于“道”的言说和领悟,孔子每每“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也认为“不言”、少言为妙,不得已言之,他则善用譬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节课老子用“天地”借指道。“天地不仁”,众多的解释是天地不仁义、不仁慈。我相信“尊道贵德”的老子不会这样去污名化“道”,更不会是大家所讲的是反儒家的“仁义”,老子没有这么小肚鸡肠。要真正理解老子之意,需得知“仁”是何义。宋明学者讲仁最为直接,如程子说:“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谢上蔡说:“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谓之仁,言有生之意。推此,仁可见矣。”说白了,“仁”乃是植物之“仁”,也就是种子,“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内便可萌发,且“仁”也是一植物自我延殖,此植物之为此植物的内在依据。

03

顺此道理,我们的先民最早为我们自身命名时是以植物之仁作比,所以叫做ren,是希望也是发现了一个事实:我们的身体内也有这么一个“仁”,或者叫做“芯(心)”,也叫做“中”,意思是在身体中,《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即此意。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内会萌发出应有的情感和行为,见父母自然生孝心,见孺子将入于井自然生怜悯之心等等。否则,便是“不仁”,不是人。

所以,“天地不仁”的意思是说天地它没有这个“仁”,因而它对待天地间万物也就没有各种情感的萌发,于是就“以万物为刍狗”,对待万物就像人们对待刍狗一样了。“刍狗”,刍,就是草,牛吃草后有时吐出重新咀嚼叫“反刍”,刍狗就是草扎的狗,是用来祭祀用的,用前很重视,“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用后人们或踩在脚下,或丢进灶内烧火,这是再正常不过,自然而然之事。人们对待草扎之狗,无所谓情感不情感,爱与不爱。同样,老子借此说明天地对万物就如人们对待刍狗的态度,生了万物也就生了,既“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同时对于万物之生养,也仅是天地自身无意识(无为)之自然。这种无为,使得天地间万物皆得生养繁衍,但天覆地载,无偏无私,也是生万物乃其自然而生,养万物因其不养而养。

04

一句话,天道对于万物是无偏无私,不闻不问的,还是一个“无为”态度。无为在这的具体意思是:是我生了你、养了你,但这皆非我本意。

圣人要治理百姓,怎么治理呢?向天道学习,所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为王后,对待百姓要像天地对待万物一样。

这里必须要放慢速度,静下心来,否则极容易丧失老子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圣人不仁”,圣人法道法天地,“天地不仁”是因为天地本就没有“仁”,但“圣人”首先是人,他是有“仁”的!所以“圣人不仁”的意思不是说让圣人做个凶残无情分子,而是说你的这个“仁”该怎么萌发就自然萌发,不要人为地去为“仁”而仁。

我们的“心(仁)”在环境中直接地萌发,这是天道赐给我们的,这就是道心,公心,又叫良心,但如果思之再三则私心、偏心就容易产生,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圣人有了这个仁之“不仁”,才会让百姓生养自我。“以百姓为刍狗”,不要去管那么多,百姓该干嘛干嘛。

这是老子今天教给学生的第一招。

05

法天地的第二招是什么呢?

老子还是先讲天地。如果我们是老子的学生多好,你会发现老子这老师一开口讲天地,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野、心胸拓展拓大,俯仰天地自然心怀天下。天地什么样?“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橐籥就是风箱,我老家那里叫风间,更有道理。天地之间就是一个大风箱,这风箱够大的!为什么这么比方?想说明什么问题?“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就好理解了:风箱内一定是空的(虚),因其虚,故能不断拉动抽杆而出风不止(屈,尽也)。拉过风箱的人都知道,拉动得越得劲(动),则鼓出的风越大越多。可见,风箱鼓风的关键在于其内虚无实,正如天地之道,唯道体之虚,才有“用之不盈”。

下面,自然是老子问学生:这个比喻对你们将来治理天下有何效法处?

大家讨论的结果,也是老子认同的结果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既然是讨论治理天下,“多言”在此自然是指很多的*令、*策、条例、法规、主义、思想、理论、理念。这些个东西多了,圣人与百姓之间的填充物、中介也就多了,百姓疲于学习、疲于表态、疲于填表、疲于应付检查,结果是疲于不务正业,“数穷”,早晚累没。是的,是的,“不如守中”,中,即风箱内、天地间的“虚”,守住一个原则:圣人治理天下要用“中”,随天下之变而萌出“喜怒哀乐”之策,且要“发而皆中节”,不可多!不可人为地增加增饰。同时,也要给百姓以虚,给百姓以“间”,因为百姓在“天地之间”,给他们以时间,给他们以空间。

这是今天的第二招。好,下课!

往期链接:

于钟华:《道德经》读解·第四章

于钟华:《道德经》读解·第三章

于钟华:《道德经》读解·第二章

于钟华:《道德经》读解·第一章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