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道德经学习日志第十六章致虚守静
TUhjnbcbe - 2023/8/11 22:09:00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若是致虚、宁静的工夫达到极致,做到去知去欲,那么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都不难看出他们是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往复循环的规律。虽然万物复杂众多,到头来还是要各返根源。回返根源叫作“静”,也叫“复命”。这是万物变化的常规,所以“复命”叫作“常”。了解这个常道可称为明智。不了解这个常道而轻举妄动,就要产生祸害了。了解常道的人无事不通,无所不包;无事不通,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做到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如此,终生也就可免于危难了。

现单就“致虚极,守静笃”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一、虚极、静笃,是我们终生修行的境界。

因为只有虚静的状态才能生慧,如果脑子里整天满是乱糟糟一团,那就还没真正走上修行的大道,离道还比较远。

二、怎样虚静下来?

1.如果条件允许,还是隐居山林里更容易虚静。

古今很多修行之人,包括很多大师,最初都选择到深山老林里,一定有他的道理,要不然也不会有终南山、武当山、普陀山、五台山之类的修行圣地了。大自然就是道之所在,直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本身就是与道在一起,屏蔽掉眼耳鼻舌身意所接收的外界俗事干扰,比较容易直达“天庭”。

也有一些人认为,人世间才是最好的修行道场,这话本身没错,但是如果小树苗还没长大,一块石头就能把它压死,一阵狂风骤雨就可能把它摧残了,当它长成参天大树时可能就无惧风雨,甚至还具备了替别人遮风挡雨的能力,遇到的各种困难反倒能成为磨砺它的机会。我们人的成长过程也是这个道理,小的时候需要父母家人的照顾、培养,18岁身心比较成熟了,才算成人,承担起各种责任。所以,在你还没修炼成金刚不坏之身时,最好把自己的内功练到比较纯熟,把根基打好,再回到尘世间去经历各种考验,在磨炼中不断增长功力。

历史上真正的高人奇人,哪一个不是隐居山林修炼而成?比如*谷子、伯夷、诸葛亮、姜子牙、张三丰、陶弘景、陶渊明、王维等等。现如今终南山还有五千多位隐士在。

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被很多人误解了,陶渊明在已经修炼到不轻易为外物所扰动的前提之下,才出来“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2.如果只能在尘世间修炼,可能“道阻且长”。

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不得已选择,因为我们还需要生活在人世间,不过,没有条件可以想办法创造条件。

当然学习国学经典是必须的,这个我已经多次提到,在这里不再赘述。在学习国学经典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比如:只要有机会,一定紧紧抓住比自己能量高的人不放。尽量与高能量的人在一起,面对面当然最好,如果不能面对面,那么还有视频、音频、书籍、展览等,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我认为这是科学给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曾仕强教授讲解《道德经》《易经》的视频都挂在网上,而且是免费。还有其他大师级的学习资料,很多都是免费。

我现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是,每天完整诵读一遍《道德经》,反复诵读是为了形成自己的东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经典内化于心,流淌在血液里;每天深研一章《道德经》,一方面聆听曾仕强教授的讲解视频,同时,阅读陈鼓应教授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并且越来越认真的做笔记,学习别人的是为了对比借鉴别人的高见受到启发,同时补充自己理解不到的地方,可能某些说法自己并不赞同,但也没关系,最起码开阔了视野。

再比如:现在线下的各种课程也比较多,有时间的情况下,也去上一些线下课程,虽然达不到曾仕强教授这样级别的功力,但是只要比自己的段位高,我就怀着谦卑的心去学习、请教、交流。这种线下课程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大家在一起能够碰撞、激发出来很多本自具足的智慧来,我越来越感受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妙处,不仅仅是向其他人学习,而且还能够互相激发、赋能,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飞速成长。

这样学习自己感觉收获很大,每天进步一点点都是喜悦,常常“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篇》)这正是我目前的状态,哈哈。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学习日志第十六章致虚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