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六十五章有道明师解读简
TUhjnbcbe - 2023/9/10 20:12:00

第六十五篇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语译:

古时善于以道修身治国者,不是教民多智聪明。而是将民变得淳朴愚昧。百姓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欲望太多。以个人心智欲望治国是国家的祸患,不以个人心智欲望治国则是国家的鸿福。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常以无为的根本原则法式去教化愚民,自然具有玄秘深远的大德。玄德大德深奥呵,广远呵,与万物的生发相反呵,乃至于完全顺应大道。

悟解:

老子在此章中论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修身治国的方式:一种是以“智”修身治国,即当今世人所习惯采用的有为常规健身方法和有为治国方式。另一种是不以智修身治国,即老子反复所讲的“无为修身、以道治国”的根本法则。这两种法则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采用后天“识神”的“有为”方式或是采用先天“元神”的“无为”方式。

人的后天“识神”之“智”所产生的分别意识是多变的,所认识到的世界是万物生发演化的表象过程。是相对的、局部的、表象的、变化的、非本质的(据科学发现,仅占宇宙物质能量的4%);而人的先天“元神”之“慧”所产生的思维意识是先天的直觉灵知(神明),是没有变化与分别的,所认知的世界万物是绝对的、整体的、全息的、永恒的、浑然一体的内涵真相。

有为之“智”与无为之“慧”是一对阴阳相对存在。“智”为后天有为之学知,“慧”为先天无为之灵知。智多则慧隐。慧多则智失,智失则愚。

所谓的“愚民”,是教民无思无欲无争无斗无事无为而由此返朴归真的必需!古时候善于以道修身治国者,不是以人的后天分别意识开启民智(人的后天聪明才智),而是教民复归到“愚昧无知”的先天自然淳朴状态。以道修身治国的无为之治绝非老子个人的独创发明,而是古代早已有之。老子是在传承。

真正的大智慧(大智大慧、大彻大悟)不是靠人的后天分别意识学习分别所能获取的,而必须进入先天无分别的无意识状态才能自然而得。民众为什么难治?就是因为民众的心智聪明与技巧太多,缺乏淳朴和单纯。

古时的以道治国者所采用的“愚民”方式是以先天无意识无分别的无为之道去引导百姓回归到天人合一境界,由此开悟觉醒而复归自然本真,与道同步同行……

显然,封建统治者所采用的愚民*策与古时以道治国者所采用的“愚民”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世人不知,将二者混为一谈,显然是真正的愚昧无知与误解。

古圣人认为,人的内涵与天地等同。天地是由先天虚无真一炁而化生,人也是!故人体称之为潜含着天与地的小宇宙。当人的感官及思维意识完全止息不用时,人的先天“元神灵知”就自动显化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对于全人类的开悟觉醒,一不靠自我神化(或崇拜迷信);二不靠武力征服或强行灌输;三不靠法术神通去表演惑众。而是要从宇宙人生真相的根本内涵上让民众明了生命的根本原理和宇宙的真相,以生命信息科学为动力,以立竿见影的神奇效应为引力,以有道先圣的经典为指导(佛经、道经、圣经、古兰经等),以自然进入无为境界为目标。

要时时处处以无为自然为准则,以无思无欲为根本,以生命信息科学为指导,沿着一条同修同证同归的光明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会越走越宽广、越光明、越觉悟的……

本文作者:惟一真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六十五章有道明师解读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