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如何理解道德经道法自然
TUhjnbcbe - 2023/9/20 21:08:00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32自然道法自然自然一词因为“道法自然”的经文而显示特别重要的内涵,至今难以领会。人们以为《道德经》中最难懂的术语是道,其实最难懂的是自然。老子五次使用自然一词,其他四次似乎很好理解,但道法自然一句使自然的重要性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出现在深刻的心灵眼前,令人迷惑,似懂非懂。

魏晋玄学兴起,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一句“越名教而任自然”把自然的地位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名教与自然,儒家与道家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的差别凸显出来。王弼《道德经注》反复阐述自然的美好理念,魏晋玄学中,自然的重要性已经超过道的重要性。

道法自然产生了“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华人心灵对自然纯朴产生了巨大的共鸣,突然发现自然的一切原来如此美好,奢华、争斗的宫廷生活和价值观是令人讨厌的。返朴归真、田园生活成为一种潮流,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激起了内心深处的“缺”,对真朴的缺。

陶渊明宁愿辞官回家种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一首《归去来兮》流传千古。陶渊明、谢灵运都是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崇尚山水的代表人物。诗歌、绘画的主题从宫廷转向了田园山水,牧童、牛、农耕、采櫵都是天真美好的象征。自然一词的号召力远远超过了道的号召力,对自然的向往不可遏制,这是老子“道法自然”所焕发的内在激情。

那个年代几乎人人都研究老庄,注释家众多,义理探究愈来愈精微,汉代司马迁说老子义理深奥难明,玄学家对深奥难明的义理心有灵犀。魏晋玄学是华人心灵进入精微妙理的见证,《道德经》包含深刻而广泛的内涵,代表远古以来的修道运动的伟大成果和记载,在汉代被用于治理社会,但汉代对于老子思想的精微奥义不甚理解,感叹而已。

魏晋时代人们终于在现实的重压下回归心灵的探索,对生命和宇宙的根源表现出极大关心。魏晋玄学开创了对远古修道运动的成果--《道德经》的深度探索,这种探索并没有因为玄学家的消失而消失。玄学兴旺年之久,后世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道法自然经文引起了四大与五大之争。

在老子之前,文化主流是“天地人”的宇宙观,老子改造为“道天地人”的宇宙观。老子把“道、天、地、人”并列为四大,但自然的出现和后期的号召力,显然存在本体论的迷惑,自然高于道,那不是成为五大了吗?道法自然一句经文引发了文化精英对自然的崇尚,自然的外在表现展露无遗,但自然的本体论研究一直缺如,很多深刻的思想家都研究佛经了。

崇尚田园生活、热爱山水只是自然的外在表现之一。西方科学传入中华文化系统,翻译家借用老子的术语把英文的nature译为自然,然后再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分,自然这个至关重要的老子道家概念更加陷入模糊之中。自然还派生出“自然的”这个形容词,自然、大自然、自然的、自然而然、必然等系列词语进入科学和知识体系,加上近代以来语言使用的不严谨,使“自然”和“道法自然”的深刻思想变得越来越模糊。

当今天研究老子道法自然思想时不得不探索自然的本体论内涵,以求更好的理解道法自然思想,不然道法自然只是一句美丽的口号,对认识华人深刻思想没有帮助。老子道家的自然和道法自然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认识这一点对认识华夏文明和文化的高度是非常必要的。

英文的nature原意是本性,与老子的自然是一致的。nature的形容词natural翻译为自然的,意思是非人为的,另有“自动”和“自动化”都是非人为的。如果是人的行为,没有经过意识心的思考,也同样称为自然或自然的。

Nature指大自然,实际上就是宇宙这个客观世界。当自然(大自然)指客观世界的时候,老子道家的自然就与之分道扬镳了。当我们在客观世界这个意义上使用自然(大自然)这个概念时,显示了东西方对宇宙-道的本质的理解出现了重大差异。

也就是双方在使用同样的词,但表达不同的,至少有巨大差异的内涵,这样沟通就出现误解,甚至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看法都陷入混乱。老子显然并未用自然概念来区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甚至认为这种区分是违反自然的,因为老子的道是混成的,不容许主观和客观的分别。

翻译家把Nature翻译为自然,这更多的是魏晋名士的自然,符合山水派的意境,而不是老子的自然。西方文化的自然一词更多的是在反对神学概念上建立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用自然来反对神学,但老子显然没有这样的背景。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说:

如果你好好的认识并记住这一点,那么从一切暴主解放出来而自由了的自然,就能被看到是独立自主的作它一切的事情,未受到任何神灵的干预。

《道德经》是春秋时代老子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全文五千字,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的内容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警醒,以下是小编根据书资料总结的5句经典名句,有不全面之处,请多包涵。

1、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译文:德是什么,就是凭良心做事,失去德之后,大家对良心不再相信,就开始讲仁。

仁是什么,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考虑,但是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然后就讲义,义是什么?就是你做的事情要合理,不合理就不行。不合理就是不义,比如说不义之财,就是用不合理的方法赚到的钱。

最后义都丢失了,就只剩下礼了,礼是什么?

就是要礼貌,人与人之间就谈礼貌了,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又是另一种行为模式,这就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忠诚已经没有了,人的信用也出现危机了,大家彼此都开始不信任了。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

译文:“反”在这里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返回原点,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第二个是相反,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一定是物极必反,一定会发展到事物的反面,互相转化。

第三个是相辅相成,两个对立的事物能够相互促成,就如车轮,前面的轮子和后面的轮子需要相互配合,同时发生,车才能往前走。这是道的规律。

弱者道之用,则是说一个人自处柔弱,才是道最有效的运用。

比如钢铁很坚硬,我们怎么都没法把它弄弯曲,不能弯曲就没办法很好的运用,因此你要把它加热,弄柔软,这样才能做出你想要的形状,才能为你所用。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译文:最圆满的东西,里面似乎还是有欠缺的,就如月亮最圆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缺了,这样才有变化的余地。

在最充满的地方,总是会有点空隙,不可能全满,全满就没办法用了,就不能变化了。

如瓶子里的水装得太满,没多久就会气化蒸发掉了,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满了。

特别直的东西,看上去是弯曲的,比如很直的一条线,如果很长很长的往过去,就没那么直了,因为各种物理现象,就会看起来没那么直。

很灵巧的人,也会看上去很笨拙,因为有些东西的手就能很灵巧的做出来,而另外一些东西,他就没办法做好,因为人是各有所长的,他的灵巧是在他擅长的地方。而不擅长的地方就显得很笨拙。

真正善于辩论的人,看上去没有太多的漂亮的话,感觉很木讷,不会说话的样子,他们往往知道得太深入,知道凡事都没有绝对,所以不敢乱讲话,不敢乱保证,所以看上去没那么会说话。

4、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译文:这是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治理一个国家要像烹调小鱼一样。小鱼是什么样的呢?做过菜的朋友都知道,小鱼的肉很嫩,经不起折腾,所以要很小心,不要搅动的动静太大,否则小鱼就被搅烂了。

因此这里老子就是告诉我们,治理大国,就不要去打扰百姓,要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就是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让百姓安居乐业。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农忙的时候农忙。

5、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德经六十四章》

译文:这里的“无为”指的是不违反自然的规律,不违反大道的规律,圣人就永远不会失败。做事情能够不随心所欲,逞能勉强的去做,便也不会遭受到损失。

如果你不按照事情的发展规律,控制不住内心的贪欲和求胜之心,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就很容易胡作非为,把事情做砸,遭到损失。

虽然道德经只有字,但是却字字珠玑,非常深奥,因此对对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伙伴都说看不太懂,所以,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下白话文图解的版本的《道德经》。

白话文图解版本的《道德经》,内容简单易懂,不但自己可以在书中寻找做人与处事的大智慧,还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文化。

书中注释完整,除却原文外,还有完整版的解析,不用担心看不懂懂得困扰,而且书中还有多副的彩图,所以不用担心会枯燥。只要静下心来看完,相信都会对你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复阅读,结合自身的情况,就能在无形中,给生活带来其他的出口。

这套书是一套四本,全精装的书,内容简单易懂,印刷清晰,读完还可以收藏。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亦或是在商场中拼搏,都建议读一读道德经。不仅仅是能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反而是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能把浮躁的情绪慢慢沉淀下来。

所以,不论是经商还是为人处世,或者是身在职场,想要过的好一些,可以读读这套《道德经》。一千人的心中,有一千种老子的《道德经》,读完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理解的。有时间能在这繁杂的社会沉淀下自己,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而且这套书并不贵,现在随意吃个工作餐都要几十块钱了,而这套书却能看很多年,终身受益。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购买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理解道德经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