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意译
最高明的,是不知有“道”。其次,亲近并赞美“道”。其次,畏惧“道”。其次,侮辱“道”。信心不足,不会信道。悠然的样子很少言语,功成事成,百姓都说我是自然这样的。
解读
在第十六章,老子讲了悟道的方法。对于“道”,存在着四种人。这四种人的态度各不一样。
最好的情况,是得道了一般,是无知、无欲、无为的样子。这样的人,不知有“道”,但言行举止又都符合于“道”。
其次的情况,是亲近“道”,赞美“道”,这样的人有一些悟性,感悟“道”的奇妙,学习老子教授的《道德经》,于是会持续地悟道修行,走在一条回归于“道”的路上。但既然还在悟道,说明还没有得道。
再其次,是畏惧“道”。对于不确定的事物,不会完全相信,也不敢随意否定,于是会有敬畏的心态。
最后,是辱骂“道”。有人完全不相信,所以会侮辱它。
对于“道”,不同的人,差别主要是信心的问题。如果有信心,那么是可以亲近赞美,直至得道。如果信心不足,就不会相信。所以说,信为道德功源母,相信是悟道的开始。哪怕还有怀疑,也可以先相信再去实证。老子已经教授了他的方法,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实际地验证。
“道”用无为自然的方式,在作用着每个人的人生,各自都觉得是如此的自然而然,让人很难去觉察“道”的作用,“道”没有言语,是悠然的样子。但我们对比来看,会发现人生过程差别很大,有的人是一直幸福,有的人是一直痛苦,这其中的差别就是看顺道与否。顺道的人,会觉得人生是生长、和谐的状态。
那些在面临问题的人,也许没有信“道”,但问题恰恰也是一个提醒,是“道”在用特别的言语提醒说哪里错了,需要改正。如果不改正,错误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这四种态度,前两个是不错的。第三种,对于“道”敬畏,将信将疑的样子,若能稍微变一下,可以用求证的方式来验证怀疑,这是有助于悟道的。第四种,对于“道”完全不信,甚至会辱骂,这种一般是难以去点化,但若有外界的重大变故,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变为第三种将信将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