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道德经第一章道的众眇之门的真钥匙无与有
TUhjnbcbe - 2023/10/2 17:49:00

老子春秋时期

[原文]

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

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注释](来自网络,后同)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个人理解:周赞钦]不做深入和详细的解说,只做归类与总结。

老子提出道是一门学问

从阴阳学说可以分别叫作:

(无名之前,过去的)什么是道呢?无生道,道生一;

(有名之时,现在的)可称呼道,也可不称呼道,重点是可道,一生二;

(有名之后,未来的)但不是永恒都称作道,变化出来了。二生三,三即是万物,万物的变化错综复杂;

什么是名(无名),可名,非恒名(和上面前后连起来理解为道名,道比较难理解,从给人和万物起名字的变化就容易理解多了)。

注:这前面这二句,每每往后学习的深入,理解都不一样。

这就是百个人解读一百个解法,一万个这是这一理。

老子从取名中提出论点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无与有是道的根源,变是道的门。

(无生有到变化)注:这是道德经的一个公式,每每往后学习的深入,理解都不一样。

(向过去和现在要未来)

(向未发现的要发现并变化运用)

(未知到已知到深入多方面多层次的了解)

故提出打开众眇之门的真钥匙

其一,常无,欲以观其妙(无欲这里理解为“无”时格局大些妙要从感悟和体会中去发觉变化)

其二,常有,欲以观其所徼(有欲这里理解为“有”时格局大些徼要从观察和比较中去发现变化)

(无与有此两把阴阳钥匙是打开众眇之门的法宝,读整篇文章时可从无与有之间的关系思考问题)

得出论证法

此两者,两者丛同一个根源生出,异名同母同时存在的论证法(道为变)。

异名同谓这个词表达的是在后面只要是一个词或字存在反义词(阴阳)的,要从二个方面去理解。

本章结束语:

悟道就要打开所洞悉道学问的(阴阳)众(门道特别多)奥妙变化之门。

现实生活中的体会

一个小孩出生到死,从无名到有名及各个时间阶段、不同地域、不同的人、不同地位所称呼的名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一个公司或产品及万物的名称即是如此。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第一章道的众眇之门的真钥匙无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