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读佛经道德经四书五经,还是读陆王心学
TUhjnbcbe - 2023/10/10 17:29:00

释道儒,是中国传统的三大学派。陆王心学,主要是从儒家分出来的,以“心即理”为核心的学派。

佛教

大约在公元前年左右,在大致相距不远的时间段里,西方的释迦摩尼,东方的老子、孔子,分别创立了释道儒。自释迦摩尼以降,佛教第二十八祖达摩来到中国传法,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传至唐代六祖惠能,释氏之学得以在中国发扬光大。《金刚经》、《心经》、《坛经》成为佛教经典。老子所著《道德经》,虽五千余言,自创立起即成为道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帛书版、王弼版等各种版本的《道德经》。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建立思想王国,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编春秋,孟子则以“亲亲为仁,敬长为义”扩充孔子的思想。自汉武尊儒后,之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儒家独大,后人奉四书五经为儒家主要经典。北宋陆九渊从孟子的学说出发,提出“心即理”。明代王阳明以四书五经为依据,提出在诚意上下功夫,提倡知行合一,倡议致良知,极大丰富了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我们把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称之为陆王心学。由于王阳明在心学上的极大丰富和完整性,常常又将他的心学单独出来,称之为王阳明心学。

《金刚经》、《心经》讲空,《坛经》讲见性。不执着于来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执着于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执着于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不执着于是非,“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色即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见所受,所思所行,皆空。所见所听,所嗅所触所思,皆不可执着,“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那该当如何?应当明心见性,因境而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教所云,其实都很有深度,与道、与儒、与陆王心学,其实都相通。明心见性,因境而感,跟陆王心学“心即理”,去私欲而见本心,本心即良知,由良知而发,发而皆中节,何其相似!跟《道德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颇为类似!

道家

《道德经》讲道讲德。道不可见,如《金刚经》所云:“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道生之,德畜之。道散于万物,而成于势。道不可违而以德随之。无人为而任自然,淡名利而利万物,处下而柔弱,无为而不争,重根守本,以求长生久视。尊道贵德之士,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儒家

孔子“克己复礼为仁”,孟子“亲亲为仁,敬长为义”。儒者承认差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以礼求仁义,非礼不行;不离社会,彬彬有礼,寄厚望于建功立业,进取之心强。

能融汇者,自能贯通释道儒。能贯通者,释道儒自成大器。但释道儒也有弊端,不可不察。释道者易着空,惯于谈玄说妙而陷于虚无,往往自欺欺人而陷于空洞的品德,不能正视事实。儒者则易于逐物,惯于追逐功利而陷于荣禄,往往自欺欺人而陷于为他人上枷锁而给自己开脱找借口,不能尊重事实。此本非释道儒者必然之过,但释道儒者易于有此过。周文王以仁而成周八百年,终谢幕于秦,仁已扫地。礼崩,秦孝公舍王道而从法以就霸道,灭六国而成一统,一统二世而亡,终归于汉,法亦流弊。周文王之仁,秦孝公之法,无法独支,故汉武起,以仁为主,辅之以法,几近两千年。然世易时移,风俗为之一变,仁礼再难约束大众,法亦不能独支。故儒不成主流,更遑论释道。

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从儒而来,专注于心。从诚意上下功夫,去除遮蔽心之私欲而见本心,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天理即良知,良知自知过与不及,由良知而发,发而皆中节,无所不当。陆王心学简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今日之人,当从四书五经中,师其诚意之心、致中和之意,从陆王心学中,遵其知行合一之训、“心即理”之教,去除心之遮蔽而发明本心。此心明,则行无所不当。

已发布关于王阳明心学的文章列表:

私欲如病根,王阳明心学教人如何扫除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权谋,还是至诚?

他做的官没有朱熹大,名气也没有朱熹响,但他创立的学问鼎鼎有名(陆九渊)

图示《道德经》、四书和王阳明心学

阳明先生的六大告诫(王阳明心学秘诀)

王阳明为什么提倡“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已发布的关于四书五经的文章列表:

孔子为何称《诗经》为“思无邪”?

儒家学说是如何成为主流的?又是如何被边缘化的?

已发布的关于佛教的文章列表:

来自岭南的佛教六祖惠能大师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佛经道德经四书五经,还是读陆王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