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这一章一直是比较费解的,尤其是前两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更是不好理解。如果按字面意思解释,跟一般价值观,或者说跟人们普遍认知矛盾太大,似乎也不像言说者的本意。后来为了解释通,就将其解释为天地无意志,所以无仁爱,因为无仁爱,所以无偏爱,这样强行将“仁”解释成偏爱了,将“不仁”解释成一视同仁了。后面“圣人”一句自然也就解释成圣人效仿天地了。但这样的解释总让人觉得怪怪的,别扭得很,太过牵强了。这完全就是生拉硬拽的拉郎配,是一种没有真正理解的误解。
那么真正问题出在哪里里呢?又该如何解读呢?
要正确解读这一章,首先得弄明白古代汉语的一个特点,也是与现代汉语比较大的一个区别。那就是古代汉语没有关联词组,或者也有可能在日常口语中有关联词组,但这些关联词组不入文或者被省略了,具体原因已无从考证。但估计口语中是有的,否则古人自己都解释不清了。古代汉语中只用到“故”“则”等寥寥几个关联词,时常还被省略。也因为此,古代汉语的表达经常不准确,容易产生歧义,甚至产生完全相反的误解,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而现代语正是有了丰富的关联词和关联词组,尤其是关联词组,才使得其表达更加准确,不容易产生歧义。
因此,在解读古代文章的时候,如果很难解读通,我们就应该考虑是否有对理解很关键的关联词组被省略了,只要把被省略的关联词组补上,句意自然就通了,而且是一通百通了。
现在,我们再来解读“天地不仁……”这两句,这两句明显就是以上说的这种情况,有关联词组被省略了,我们把省略的关联词组补上:“(如果)天地不仁,(就会)以万物为刍狗。(如果)圣人不仁,(就会)以百姓为刍狗。”这样一来,意思就通了也顺了。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仁,天地不仁,万物难以运行,无法存在,树木花草都会枯死等等。因为圣人治理百姓,所以如果圣人不仁,百姓就活不下去。所以天地仁,万物才能生,圣人仁,百姓才能活。
之前的通行解读,因为前两句解释错了,后面的为了迎合前面的解释,自然也就跟着错下去了。
现在,前两句解读通了,后面的也就好解读了。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这一句没什么误解的,就是天地之间,就如风箱一样。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是与“动”相对的,就是空闲,闲置的意思,也就是不去动它,引申为不去干挠的意思。不是虚空的意思。“屈”即“使之屈”,就压迫,逼迫之意。“出”就是风从风箱里出来的意,一动就出,一压逼,被压逼者就会逃跑。这一句中的两个“而”意思也不一样,前一个是而且之意,后一个是反而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去干挠不去压迫,越是压迫,就越会逃跑,如何能治理好呢?不干挠不压迫是什么?就是仁,就是要仁,与前文相呼应,所以要仁。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一句中的“多闻”也不是知道得多的意思,就是其本意,多次听说,经常听说的意思。而“数”是计算,引申为算计的意思,“穷”就是尽的意思,“数穷”就是算计得狠,算计到尽的意思,谁算计谁?天地算计万物,圣人算计百姓,这就是不仁,“中”也不什么“冲”,更不是什么虚静的意思,就是其本意,中间,也就是适中,适度的意思,什么算是适中适度?还是仁。所以“守中”就是要施仁以使之适中,达到一个平衡。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没那么玄乎,就是说圣人不能总是太算计百姓,要保持一个适度,也就是不能少了仁。还是归结到仁。
这样一来全章就通顺自然了,就是讲仁,天地讲仁,圣人也要仁。全章都围绕一个“仁”在做文章。
我们在解读古代的文章时,越是早期的文章,字词越接近其本意,这是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所以,如果我们的解读出现了“通”“同”等解释,那就得多想想了。十之八九是我们的解读有问题,是一种没读懂的误解。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流传过程中,原文因为各种原因被改过了。
最后,如果读懂了《道德经》的第一章,也就是“道,可道也……”一章,就会明白这一章不是老子所著,是他人加进去的。具体可参读本人上篇文章《老子讲道,之一: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