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这是一个求着学生学习的时代,我们是第
TUhjnbcbe - 2023/10/17 18:37:00

这是一个知识时代?如果这是一个知识时代,现在的学生和学生家长群体就不会对教师群体表现出铺天盖地的恶意。

有人说:“教师群体从来就没有在学生眼中讨喜过”,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我无数次强调过这么一点。

现代教育没有勃兴之前,也就是在年之前,我国的教育体现出鲜明的“官师不分”的特点——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那个时代的时代特点强制性要求了教师的地位至高无上,你敢对教师不尊敬,那就是在动摇那个时代的现实根基,没有几个人有那样的泼天胆魄——洪秀全除外。

你可以说在现代教育勃兴之后,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之间多少有罅隙,但这种不睦多出现在学生群体之间,属于一种潜流的敌对意识,不可能得到学生家长群体的支持。伴随着学生年龄渐长,等到他们长大成人,这些群体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也就会忘掉老师过往的种种“不好”,觉得自己没有按照老师指点的道路走下去,实在是一种人生遗憾。

进入新世纪之后,这一切好像都发生了变化。从学生角度来看,现在似乎走入了一个“求着学生学习”的时代;从教师角度来看,我们这一代教师似乎第一次成了学生群体和学生家长群体中的“恶人”。学生家长经常会把“指责老师、辱骂老师”当做“自己英雄儿好汉”的一个明证、当做一种“个性”,沾沾自喜。

关于这一点,我举过很多例子,桩桩件件都能让你无语凝噎;此外,在你的印象之中,也一定有一些教师受辱的事例经常会浮上你的脑际,无形中消减着教师群体的光辉形象。

超过一个月的陈年往事我们就不再提了,只来看看近期的情况吧。因为公共卫生事件,我们这里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网络授课”,在这一个多月的“网络授课”期间,学生群体和学生家长群体对教师群体的公开辱骂似乎就没有停止过。

下面是我随手从网络上下载的截图——稍晚几分钟下课,要骂你;教师生病的时候,幸灾乐祸地骂你;通知返校,还要骂你。

你觉得这些事情只是学生的单方面“为恶”,学生家长没有在里面“助力”吗?怎么可能!

这是有记忆的互联网,是以文字和语音为载体的互联网,学生家长一定能够看到白纸黑字!

但他们反思过吗?如果他们能做出“他还是个孩子,只能进行‘口头教育’,不能打骂”的反应,那就谢天谢地了。更多时候,这些学生家长群体的态度极可能是:你们教师就是澡堂搓澡者、歌舞厅陪舞者,骂你们几句怎么了?!

不要不相信,以“高考工厂”闻名的衡水,前几天,不还有一名学生家长觉得老师不该批评上网课迟到的儿子,从而在群里对老师破口大骂吗?这真的不稀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群体自身的问题——“职称”是绕不过去的一个痼疾

麻烦您回答一下:教师群体的最好形象定格在哪个年代?我想答案一定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这一点没什么问题吧?

那么我就必须提醒您注意一点:年,现行的教师职称制度才开始涂脂抹粉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教师职称”一说。

这个时间点正好叠合了最淳朴的教师队伍印记,这难道不说明什么吗?

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教育没有那么多名利纷争,教师都没有失去教育本心,也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师群体的形象才广为人们认可和怀念。

要不然,你作何解释?

老子在《道德经》里阐明了一个道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教师职称完全反其道而行之——明知道“教无定法”,但一些人还要树立起所谓的“名师”作为典型,以她们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方法,将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抹上“万恶之源”的色彩。

一方面,这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尚贤”,盛名之下,这些教师往往“其实难副”;另一方面,这些教师的各种教学理论又在暗戳戳地向学生和学生家长群体传递一个信息:孩子没有学好,和个人努力没有一点关系,而是教师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在这种氛围的濡染下,学生和学生家长群体怎么可能不对教师群体产生敌意?

“职称”更让教师热衷于各种套路的研究。即便不谈人情世故的各种空子,猎奇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也不断出笼——不进行这些所谓的研究,她们怎么得到“职称”?

比如,一种教学方法叫做“探究式学习法”,一直被叫嚣了二十几年,至今还没有尘埃落定。到现在为止,这种所谓学习法还是各种名称多变的教学方法的内核。

我却非常奇怪:各个伟大的学者通过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科学知识,学生们能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就自行“探索”出来,并且还能够熟练运用吗?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浪费时间、单纯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教学模式呢?

至于“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两点,那就更不要提了,职称就是让人“贵难得之货”,因为“职称”就是一种稀缺资源,教师们必然会动用一切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去争取保障自己衣食住行的“职称”。如此一来,教师群体的心性怎么可能不乱,教师群体的形象怎么可能不扭曲?

还觉得我的话非常单薄?您可以去翻翻近期储殷教授的相关言论,他在短视频里直言不讳地说:“教师们在‘提职称’的时候,经常你告我、我告你,一点风度都没有!”

总之,“职称”扭曲了教师群体的心性,当然容易被学生群体和学生家长群体看轻,并传达给他们一个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让他们极度自信:问题不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出在老师群体的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群体求着学生群体去学习,并且还要面对他们随时而起的辱骂:“你们没有把孩子们培养成不世出的人才,你们就是有罪!”,也就不显得非常魔幻了。

学生家长群体的问题——物质丰盈和弱肉强食的时代病

时光如果回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圈层的相对固化远没有今天这么触目惊心。那个时候可以说: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学习成功者,能让自己的家庭圈层上升好几个台阶。

而今已经完全是另一番样子——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间,尤其是房地产事业的高速发展三十年间,一方面,很多人的圈层已经相对固化,他们只可能让自己小群体里的后辈加入进来分一杯羹,绝不会轻易允许别人染指自己的奶酪;另一方面,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有一种错觉:自己达到了列祖列宗从来没有过的财富高度,即便自己的孩子学习没有什么成就,也完全可以从家庭财产中得到衣食无忧的保障。

因此,他们也就不像八九十年代的父母那样,具有一种生存的迫切焦虑。那个年代的焦虑通常会以“缺衣少食”的方式体现出来,学习是唯一的、最公平的出路(没有之一)。

尤其是,现在的新生代父母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自己父母身上继承的房产等固定资产较多,足够一到两个孩子在“不学习”、“不尊重教师”的情况生存下去——这种想法和以往的“地主”想法差不太多。

不可否认,现在的学习仍然是唯一公平的出路,但人们已经不把“公平”作为一种诉求,很多人在“弱肉强食”的时代追求一种不公平——“我会借助于自己积累起来的‘人脉’,让我的孩子在‘混’一个文凭的情况下,也能取得一个好工作”。这方面的代表就是江西的周劼周公子,他现身说法,在“朋友圈”里为我们详细解读过这个问题。

补白

“哄着学生学习、求着学生学习”、“学生群体和学生家长群体对老师不再尊敬”,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当然非常多面,但我认为上述两方面原因肯定存在。

如果需要改进,我们拿这个时代没有办法,但我们完全可以废止教师职称制度,让教师群体回归教育本心。

同时,废止教师职称也可以让一部分奔着“功名”来的教师自愿地从中退出,减轻教师群体“内耗”和“内卷”的现象,进而重塑教师队伍的形象,让学生群体和学生家长群体重拾对教师群体发自内心的尊敬。

你觉得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是一个求着学生学习的时代,我们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