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很多人不了解这里的智与明的境界。在古文中,明的境界,是比智要高许多的。《尚书·尧典》这样评价帝尧:“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这里的明,同《道德经》中的明意思是一样的,意味着“照临四方”。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达到“明”的境界,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黑暗”,也就是能洞察一切。这种明的境界,不需要去了解外物,就能知道外物的根源。所以在《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充分地阐述了它的特征:“不出户,知天下……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中国人有句非常经典的俗语:“人贵有自知之明。”这种“自知之明”,还达不到《道德经》中所阐述的“自知者明”的真正境界,但是它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了。但是他比起自知者明的这种“圣人”境界,相差不是一点两点,而是非常远的。当一个人真正达到“自知者明”的境界后,是不是最厉害了呢?还不是的。因为自知者明仅仅只是代表着你对事物全部通晓,甚至接近“道”的境界。中国人历来讲究“内圣外王”,当你达到了内圣,还需要达到“外王”。真正的外王,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所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后面还有这么一句“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