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1/4 20:18:00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新闻」《典籍里的中国》第九期为大家介绍中国哲学的开山之作《道德经》。《老子出函谷关》中国画。《道德经》。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文\本刊特约撰稿金满楼9月12日,《典籍里的中国》继续上新,这期讲的是老子与《道德经》。节目中,年轻时的老子“求道”,中年的老子“悟道”,暮年的老子“传道”。通过三个时期的“老子”,既回顾了这位先秦哲祖的一生,同时也致敬了绵长深厚的东方智慧。老子姓老不姓李?尽管被后世遵奉为道家和道教的双料祖师爷,但历史上关于老子个人历史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关于老子的生平只有寥寥数语:“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此外,就主要记载了老子的两件事:一是孔子问礼于老子;另一是老子出函谷关时,关令尹喜留老子著书,即后来的《道德经》。在这篇列传中,关于老子的部分不过三百余字。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按说应该很清楚了。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跟老子身份地位类似的诸位先秦大哲,如孔子、庄子、孟子、荀子、墨子、孙子、曾子等,作为尊称,无一例外都是在他们的姓氏后加一个“子”字。按这个惯例,原名“李耳”的老子应该被称为“李子”才对,怎么会被尊为“老子”呢?据学者研究考证,先秦文献如《礼记》《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中,均称老子为“老子”或“老聃”,并没有老子姓“李”的记载。事实上,最早的“李”姓记载来自《战国策》《韩非子》里的“李悝”“李克”等,所以老子还可能真不姓李。那么,春秋时期有没有“老”姓呢?答案是有的。《风俗通义·姓氏》中即记载:“老氏,颛顼子老童之后。”《左传》也记载宋国以“老佐为司马”,鲁国有“司徒老祁”。由此可见,老子被称“老子”而不称“李子”,他姓“老”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也有人说,后来的“李”很可能是“老”姓转来,因为司马迁在列传中也记载了老子后人的情况。或许,司马迁是听信老子后人的转述而称老子为“李耳”,这才留下了这一谜团。此外,节目中提到年轻时的老子有个绰号叫“李大耳朵”,这倒有一定的依据。据说,老子小时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实际上,“聃”字本身就是耳朵长大的意思。因此,“李大耳朵”的戏称,说白了就是从“聃”字衍生而出。《道德经》何以成经?和其他先秦诸子相比,老子的生平似乎要平淡许多。据推测,老子大约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年),他早年聪慧,后跟随老师商容学习,有善思好问之名。成年后,老子被推荐为周王室守藏室史,所谓“藏室”,似乎就是周王朝的皇家图书馆,而老子很可能就是管理藏书的小官员。在“守藏室史”这个位置上,老子一干就是几十年。虽然中间有几次受人攻讦排挤,但每次短暂离职后,他就很快又回到了原职。在此期间,孔子曾带着弟子南宫敬叔向老子问礼,后者对孔子劝勉有加。事后,孔子把老子比喻为“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年),老子眼看周王朝越来越衰败,于是辞去官职,开始外出云游。走到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老子的大名而强留老子盘桓数日。也就在这几天,老子应尹喜的要求写下五千言,这就是后来的《道德经》。待写完此书后,尹喜这才放老子出关。在众人的目送下,老子乘着一头大青牛向西而去,自此不知所踪。老子出函谷关后究竟去了哪,现在看来似乎是个千古之谜了。有人说老子去了西方归隐修炼,也有人说老子其实是东归讲学,后人对此众说纷纭,谁也拿不出证据。至于老子留下的这部《道德经》,最开始也不叫《道德经》,而是和《庄子》《孟子》等先秦子书一样被称为《老子》。如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份帛书《老子》,当时只有《道》《德》两篇的篇名,全书仍以《老子》为名。西汉时期,《老子》属于先秦诸子书的一种。如《汉书·艺文志》中列举了几种主要的子书,其中就包括了《老子》。到东晋葛洪时期,《老子》才开始被称为《道德经》。唐朝以后,唐玄宗将《庄子》称为《南华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文子》为《通玄真经》,《亢桑子》为《洞灵真经》。后来,老子的《道德经》也被称之为《道德真经》,这也算得到了官方的确认加持。当然,《道德经》的书名更加广为人知,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非常道”是什么“道”?老子一生,只留下《道德经》一部,其中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合计八十一篇。作为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典籍之一,《道德经》的头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是广为人知。那么问题来了,老子的“道”,究竟指的什么?据统计,“道”字在《道德经》中一共出现了73次。这里的“道”,首先是天道。在儒家学说中,以“天、地、人”为“三才”,而老子在“天、地、人”之上加了一个“道”,合为“四大”。其中大意,道是天、地、人的本体与本源,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是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是不可言说,也不能直接感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是极其高远的概念,它出自“形而上”而贯穿于“形而下”,非人所为,也非天地所能为。然而,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道虽然催生成就了万物,但并非有意而为,而完全出自无为,纯粹是自然而然。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法自然”,就是自得其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无为”催生了“有为”;“有为”成就了一切。从“无为”到“无不为”,从“不争”到“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既是“道之理”,也是“道之用”,更是“道之术”。由此,“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天道理论之外,《道德经》的另外一大贡献是辩证法。在老子看来,世上万事万物都因为比较而存在、因比较才有意义。不论是“真假、善恶、美丑”,还是“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彼此映照。表面上看,正反相互对立,但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两者又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而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加以观察与分析。否则,就会陷入抱残守缺、刻舟求剑的思想桎梏之中。当然,老子的智慧远不止于此,以上片言只语也不过浮光掠影,万不足一。遥想多年,在风沙漫天的函谷关,老子写完《道德经》后骑着大青牛绝尘而去,这是何等的洒脱,又是何等的意境深邃。五千言的《道德经》,浓缩了老子关于宇宙、天地、国家、社会与人生的一辈子的思考,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份深远的思维导图。这样的东方智慧,放之万年而永远闪烁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