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甚玄微妙法,百千万世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无为真实义。
从今天开始咱们来读一读《道德经》,按以往的惯例,首先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
这样才能思接古人和作者隔空对话,读懂文字后面的意思。
正如孔子所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史书记载,道德经的作者
姓李名耳,字伯阳;别号,老聃
在古代为尊敬有卓越贡献的人,喜欢以子命名,比如孔子。
所以我们一般称李耳为老子。
他出生于公元前年的楚国;从20岁开始,任职周朝的守藏史;
相当于现在的博物馆+图书馆馆长
在这个职位上他度过了31年,因此读遍远古和上古的历代典籍,
堪称当时的文化活字典。
连孔子也自称是老子的学生;曾多次向老子学习周朝的礼学。
在老子86岁的时候,因看不惯诸侯的纷争
决定西出函谷关,四处游玩,想找个地方隐居。
当时函谷关的守城将*叫尹喜。
也是个文化人,喜欢钻研道家文化。
他非常敬佩老子的学问,因此请老子在他家里住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尹喜向老子请教很多关于道和人生的问题
老子逐一回答,后来,尹喜把老子的回答整理成册。
为了表示对老子的尊敬,把他自己的提问给隐去;只留下老子的原话。
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道德经》;也要叫《老子》
所以我们在看原文的时候,觉得段落之间衔接不是那么紧密
一会儿讲天上事情,一会儿讲人间的事情。
背景交代完了,咱们正式开始讲读。
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咱们仿照尹喜和老子的问答形式
来阅读这部经典。
尹喜,咱们简称为,小喜。
老子,简称为,老李。
补充一句,我们讲的是帛书版,和市面流通的通行版,文字上有些差异。
有关两者的差异,大家可以网上找一找,我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
首先小喜说:老李啊,《尚书》里面有两句话
我不是很明白意思,可以给我解释一下吗?
哪两句话呀?你说说看。
一句是: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另一句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前面一句话说道很大,很厉害,可以保你永存。
后面一句话又说道好小,非常微小。
这个不是自相矛盾嘛。
小喜啊,这两句话啊,虽然都有一个道字。
但是不同场景,说的是两样东西。
所以意思千差万别。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道?
道德经25章是这样描述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
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说:我看见在天地之前有一个混沌体
他自带能量,可以独立存在
天和地;就是由这个混沌体生出来的
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暂时把这个混沌体;命名为大道。
接着在道德经42章
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这里老子详细的说明了,道如何生发天地和万物的。
首先没有天地之前,宇宙就是一团混沌之气。
里面包括清气、浊气、灵气等各种气。
我们把这个混沌之气称为道。
此时的宇宙,除了道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
所以道就是唯一的,也可以说道生成了一。
之后经过亿万年的变化,混沌之气里面的清气上升变成天。
宇宙里面就有两个东西,道和天。
这就是一生二,由一个变成两个了。
之后再经过亿万年的变化,混沌之气里面的浊气下降变成地。
这样宇宙里面就有三个东西,道,天和地
这就是二生三。
大地接收天的阳光雨露,加上道的灵气;组合出一个有形的物体。
由于三者的比例的差异,因此形成了形态各异的万物。
这就是三生万物。
所以万物,包括我们人;都是天生地长,外加道和合而成的。
所以人和万物,都有道的属性;所以说万物皆有道,万物皆有灵。
由于天地是直接来源于道的,因此天地有道的属性。
所以天地可以和道一样,独立运行,永久存在。
我们把天地的道的属性,称为:天道。
所以天道也是恒常不变的。
然而人和万物是天、地、道;三者组合而成。
常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万物因缘而聚,也会因缘而散。
所以人和万物是有生灭的。
有生灭就会产生变化,因此人和万物的有形世界;
是一个变化的世界;是一个无常的世界。
我们把道在人身上的体现称为:人道。
当然花草和动物也有他们各自的道。
所以释家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好了,我们把道,已经说的比较详细了
再回到你刚才问的两句话。
第一句话: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这个说的天道。
第二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这个说的是人道。
因为道是无形的,古人认为,道藏在人的心里。
所以把人道也称为道心。
小喜又问:“那么老李,你既然知道,这里两句话的来源
可以解释是什么意思吗?”
“小喜啊,你这有点难为我了”
套用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作为圣人的老子也说:我们作为人来讲啊
你也许能讲明白的,让别听得懂的,就是“人道”。
不是恒常不变的,“天道”
但是我们人啊,又非常渴望突破身体极限;
希望可以做到和天地一样永存。
或者说不要永存,能够活的时间长一点也好。
因此从人类开始就有人去寻仙问道,探求天地长生的奥秘。
老子从20岁开始,一直在当时的图书馆;工作了30年,
直到50多少岁,才退休。
所以他阅读了很多,关于天道和人道的史料记载。
然后又经过30多年的观察和实践,终于有了一些心得。
在过函谷关的时候,留下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
但是,道是虚无缥缈的。
正如庄子所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神帝,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所以整部《道德经》,都没有告诉你;道是什么?
就像一条鱼没有办法,对另外一条鱼说清楚
水是什么?
一朵浪花无法,对另一朵浪花描述,水是什么?
我们的语言也没法描述,什么是道。
因为言语道断;因为道的妙,不可言。
因此老子用了很多,人世间有形的东西;
来比喻,道具有那些属性。
从侧面让我们自己体悟道是什么。
如果我们具有道的这些属性,
从小的来说人就可以全生避害,长命百岁
从大的来说,可以向天地看齐;与天地并立,万古长存。
比如,老子,孔子,释迦摩尼;这些人。
所以《道德经》就是一本人生工具书。
我们要不时的翻一翻,比对一下我们做的事情是否符合道。
在碰到难题的时候,在道德经里面找一找。
这种情况下,圣人是怎么做的。
所以小喜啊,如果你通读了《道德经》
你问的,那两句话的解释;已经在里面有答案。
那老李啊,既然是工具书;有使用方法吗?
就像字典一样,有拼音查找法,有部首查找法。
小喜啊,你说到查字典,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年,那年我读初一;学校举行查字典比赛。
我有幸参加,获得了一等奖。
其实我查字的速度不算快;因为在比赛的答卷中
还有一些问答题,分值较高。
答案就是在字典的说明内容里面,
其他同学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们光知道如何查字,而我恰好掌握了这一点;
做了很多问答题,因此我获奖了。
所以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固然重要;
但使用方法的说明也很重要。
因此对道德经的正确解读,可能比背诵它的原文还重要。
所以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老子就告诉你,他聊得的是“人道”的事情
不是天书。
让咱们不用担心,听不明白,看不懂。
同时还告诉咱们,我们在的世间;
是一个无常的世界,过去不可逆,未来不可求。
你当下所做每件事,都是符合道的话。
道就与您同在了,您和道就长存了。
愿为彼引导,愿道与您同在,
愿您和道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