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道德经不算长,随便读读又何妨消极避世
TUhjnbcbe - 2023/11/21 1:46:00
道德经,因其玄妙,又不容易亲近,所以,被人敬仰,又被人熟知。其发行量甚至可以与《圣经》媲美。道德经为何如此经久不衰?因为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和辩证关系,为中国哲学思想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有人说,道德经是一部治理国家的哲学;也有人说道德经是修身养性的学问;也有人说,道德经是一部阴谋论;还有人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如何看待大家对道德经所不同的理解呢?我们一一道来。治国要略。因为道德经中很多处提到了关于治理国家的句子,并且很多的观点都是从统治阶级或者说管理者的角度去阐释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治大国若烹小鲜。”很多帝王深得其利,都认为道德经是治理国家的理论巨著。唐代·唐玄宗:《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明代·明太祖: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消极避世。其实,对于老子所倡导的“无为”,并非什么也不做。消极的避世这种观点倒是有一种片面性。但作为一种处事哲学,而避祸修身,倒也无妨。为何会有这种看法?一方面是由于老子最终的飘然而去,以及道德经成书的传奇故事;加之后世道家学派主张的避世修仙之类,所以让人产生了误解。这里面,孟子贡献不小。加上经文中很多关于无为的句子,解释上也有失偏颇,而误导了大家。“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阴谋论。就像很多人对于西游记,红楼梦所里面所阐述的团队智慧,御人之术,这类的解释。个人感觉很多都是过分解读。有很多话被误解: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而无不为。其实老子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有为,而是无为产生的结果是:无不为。因为无为,所以很多事情反而达到了什么都做了的结局,这或许是老子的初衷。而非为了无不为,所以要表现出无为,示弱,守柔,以期到最后,奋力一击,麻雀变凤凰,能变得强,变得高,变得刚。还有一种认为道德经的阴谋论表现在愚民*策。“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个人感觉不成立,因为就像老子的飘然而去,也是因为对当时周王室的不满,对于人民处于水火倒悬的无奈,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些担忧。是认为对于君王所做的过了,劝他们用无为,来治理天下,达到一种无不为的理想境界。怎么能是愚民呢?倒是为了人民。兵法。《道德经》是一部兵书。对于兵家来说,他们从道德经中看到了,道德经中有一部绝世兵书的辩证法。并且用于指导战争,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游击战中,“敌进我退,敌退我打,敌跑我追”,就有道德经的影子。这也是一种解读。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当然还有很多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说道德经是一座大山,那么我们之于道德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可以套用盲人摸象的故事:道德经五千言,其旨无穷,每个人所感受到的都是冰山一角。所以有不同解读,也可以理解。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道德经是一本涵盖很高智慧的、很高辩证法的完整广博的哲学理论。现实应用或许会问:道德经对指导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又有什么用呢?普通人读了之后,能获得什么助益呢?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治国,治家,治理公司都一样。包括教育,恋爱等等,我们应该是遵循其中“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等理论,内而化之,为己所用。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惊喜。其实,我们日常中很多理论和实践也有道德经的影子,就像欲擒故纵,欲取之必先与之,等等,甚至有些都用在了坑蒙拐骗偷,这也是一种反面教材。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王弼观点:如王弼所言,我们平时乐此不疲,深以为然所追求的术,其实是“末”,其本何在?或许,道德经会给您答案。舍本逐末,事倍功半,何不尝试读一读道德经呢?让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共读经典。学以致用,受益无穷。共勉。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不算长,随便读读又何妨消极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