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创作初衷,是为了让更多初次接触《道德经》的朋友不会因为原文的晦涩难懂、其它译本的深奥复杂而止步不前。
再次重申一下,我的文章仅是个人理解,并无哗众取宠之心,亦无班门弄斧之意。
就好比面对一个不知道怎么瘦下去的胖子,我能做的只是告诉他:管住嘴、迈开腿。
至于怎样去管住嘴,怎么让自己迈开腿,就需要他自己在实践中不断验证。
当他有所收获,并享受瘦下来的过程之后,他自己就会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方式。
为什么这样说?
在《遥远的救世主》一书中,芮小丹面对丁元英的开导说: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道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最后,希望这些读者能够在看到我的文章后,因为觉得有点儿意思而继续研读《道德经》,然后发现我的观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继而启发自己的独立思考,建立自己全新的认知,反过来再指出我的疏漏与偏颇,共同探讨各自心得……
我想,这才是交流的真正价值所在!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直译道这个东西,你说、我说、他说、老子说,任凭再怎么说,谁也说不明白;它可能是任何样子,却又绝对不是你想的样子。
为什么?
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
因为你的想象永远受制于你的思维。
你说它存在吧,却找不到一点现实的证据,就算你能找到点蛛丝马迹,放在不同的地方却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你说它不存在吧,它又在时刻影响着一切;即使你不相信它的存在,也跳不出它的范畴。
总之,道的存在与否,并不取决于你是否承认和相信它。
就好比一个孩子的亲爹,无论这个爹多么不好,无论这个孩子多么痛恨他,哪怕这个孩子想尽一切办法要断绝与他亲爹的关系……
但是在伦理和血脉上,他爹永远都是他爹!
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直译天地良心,它是公平的。
但是这种公平并不是以人的定义为标准设立的。
因此,它不是指善恶有报、仁义道德,而是按照超越人类认知的法则,自然而然地运行。否则就不会有天灾人祸、风调雨顺的不同状态;也就不会有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因果反差。
天地如此,人要怎么效仿?
有道之人面对万事万物,采取一种无差别、无概念、不评价的对待方式,一视同仁,俗称“实事求是”。
在应对不同的人时,“我们都是人”是其交往的基本原则,至于不同的性格特点,则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对待。
在应对不同的物时,“我们都是物”是其处世的基础,至于物的不同用途,则采取为我所用的方式使用。
当他的眼中再没有“人和物”的概念,而是以“万物同源、万物合一、无生无死、不生不灭”的状态对待,那么他就可以称为“至圣”,慈悲将是他的灵*……
这种力量的奇妙之处,就像一个风箱,看起来是空的,推起来却能吹出疾风。
所以,别认为这种说法是虚幻不实的,其实它有足够强大的能量让你应对操蛋的人生,只不过是你还不知道怎么用罢了。
不说了,这样的内容如果跳不出思维的局限,只能是越说越迷糊,还是先守住内心的良知吧……
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直译再次重申,道的神奇表现,永远都不会消失,它就像母体的子宫,可以孕育一切伟大的生命。
人类要想打开它的大门,就要多效仿天地的运行法则。
当你从中体验到这种能量带来的喜悦时,这种神奇的力量就会转化到你身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直译为什么要效仿天地?
因为天长地久。
我们人类所有的恐惧,最终都是对死亡的恐惧,我们绝大部分的欲望都是为了拥有更多,以便延缓死亡的到来。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物质世界并没有什么是可以永存的,但却仍然存在一丝侥幸——万一呢?
哪怕是尽可能延长也好。
别做梦了!
让我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永存不朽的——天地!
或许有一天,也可能出现天崩地裂的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不会亲眼看到。
因此,不要绞尽脑汁的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它们一点都不会延长你的寿命。
还不如多从相对长久的天地中寻找一些灵感,放松紧绷的神经,提升生命的质量。
那么,天地为什么能够长久呢?
因为它的存在,并非单纯为了活着,更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活着。
这正是我们效仿它的一部分表现。
有道之人,以此类推,在生活中从不把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位,也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当回事,甚至于连自己都不当一回事。
结果,反而因此过的洒脱自在,做事游刃有余,不爱做梦,却总是梦想成真。
这么做就是无私的表现吗?
非也!
是人就有私心,但是,谋其私与成其私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就像天地,那是真无私,它并不需要万物对它表示什么,但却阻挡不了人类对它祭祀摩拜……
有道之人也有私心,但是绝不会主动谋其私,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都在效仿天地,然而,正是由于这样做事,却在不经意间成就了自己。
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直译悟道,天地最值得效仿。
但是,在天地之间同样存在值得我们效仿的对象。
唯独不要效仿人类自己。
因为人类从来不喜欢汲取教训,所以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极其有限。
若是没有足够的定力,向他们学习只会让你步入后尘,掉进欲望的漩涡……
当然,我指的是悟道。
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些比较接近它的状态。
天地是其一,还有……比如“水”。
水的表现就比较接近天地的运行法则。
你看,它可以滋养生命,却从不邀功;造成灾害被人所骂,也不解释;可以储而为湖,也可化而为气;可以摧枯拉朽,也可静若处子……
所以说,水的这种表现,已经很近似道的状态了!
用这种状态去面对生活,你的所作所为都会恰到好处。
因为你什么都在乎,但又什么都不在乎,任何烦恼对你来说,都是无所谓、不值得、没必要的。
如此一来,何忧之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