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原文译文”和“详细解读”两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可了解经文大意,“详细解读”可深入理解经文含义。)
原文译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善于遵循道的人无所执着,所以能够完好地顺应道的变化。不善于遵循道的人有所执着,所以不能够完好地顺应道的变化。崇尚以“德”这种方式遵循道的,无所执着,也不依赖具体的某种方式。崇尚以“仁”这种方式遵循道的,有所执着,但不依赖具体的某种方式。崇尚以“义”这种方式遵循道的,有所执着,同时也依赖相对应的某种方式。崇尚以“礼”这种方式遵循道的,有所执着,并且只执着外在具体的某种方式,而不能够与道相应,则强行将道弃之不顾。
所以就是因为背离道才以“德”这种方式遵循道。就是因为不懂得以“德”这种方式遵循道,所以才以“仁”这种方式遵循道。就是因为不懂得以“仁”这种方式遵循道,所以才以“义”这种方式遵循道。就是因为不懂得以“义”这种方式遵循道,所以才以“礼”这种方式遵循道。
“礼”这种行为是使深入遵循道走向浅薄的形式,而导致迷乱产生的原因。崇尚肤浅的认知是使道走向外在的现象,而导致愚昧产生的原因。所以大丈夫深入地遵循道而不停留在浅薄的形式上,以道为根本而不停留在外在的现象上。所以去彼取此。
详细解读
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表示善于遵循道的人,“不德”表示无所执着,不执着具体的某种方式,“有德”表示能够完好地顺应道的变化。“下德”表示不善于遵循道的人,“不失德”表示有所执着,执着具体的某种方式,“无德”表示不能够完好地顺应道的变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两句的意思表示:善于遵循道的人无所执着,所以能够完好地顺应道的变化。不善于遵循道的人有所执着,所以不能够完好地顺应道的变化。
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表示擅长、崇尚,“无为”表示无所执着,“无以为”表示不依赖具体的某种方式。这句的意思表示:崇尚以“德”这种方式遵循道的,无所执着,也不依赖具体的某种方式。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仁”表示以自身的角度对待他人。这句的意思表示:崇尚以“仁”这种方式遵循道的,有所执着,但不依赖具体的某种方式。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义”表示以自身的方式对待他人。这句的意思表示:崇尚以“义”这种方式遵循道的,有所执着,同时也依赖相对应的某种方式。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礼”表示外在具体的某种行为,“乃”表示丢弃,“攘臂而乃之”表示强行弃之不顾。这句的意思表示:崇尚以“礼”这种方式遵循道的,有所执着,并且只执着外在具体的某种方式,而不能够与道相应,则强行将道弃之不顾。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后”表示听从、依赖等意思。这句的意思表示:所以就是因为背离道才以“德”这种方式遵循道。就是因为不懂得以“德”这种方式遵循道,所以才以“仁”这种方式遵循道。就是因为不懂得以“仁”这种方式遵循道,所以才以“义”这种方式遵循道。就是因为不懂得以“义”这种方式遵循道,所以才以“礼”这种方式遵循道。
三、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忠信”表示深入遵循道,“泊”表示浅薄,“首”表示开始、产生。这句的意思表示:“礼”这种行为是使深入遵循道走向浅薄的形式,而导致迷乱产生的原因。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前”表示崇尚、重视,“识”表示肤浅的认知,“华”表示外在的现象。这句的意思表示:崇尚肤浅的认知是使道走向外在的现象,而导致愚昧产生的原因。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大丈夫”表示善于遵循道的人。这两句的意思表示:所以大丈夫深入地遵循道而不停留在浅薄的形式上,以道为根本而不停留在外在的现象上。所以去彼取此。
总结:这章主要讲述越是善于遵循道的越是无所执着,越是不善于遵循道的越是执着。执着肤浅的认知,外在的形式,便是导致迷乱和愚昧产生的原因,所以善于遵循道的人深入地遵循道,以道为根本。
(以生命内在变化为指引,以帛书道德经为线索,用古汉语思路试着解读《道德经》。玄龙国学 玄龙无极)
帛书《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