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事无为教不言道德经第二章章名断句应用
TUhjnbcbe - 2023/12/22 21:52:00
白癜风怎样能治疗好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6871.html

一、《道德经》王弼本第二章原文(注音笔者所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zuò)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二、本章赋名:事无为教不言

章名解释:“无,名天地之始”。无是天地之始的代名词。无为,针对天地之始采取行为,进行作为。事无为,针对“无为”来行事,所做的事要能把撑事物变化发展的开端、源头、本质。斩草除根,斩草、割草,是事有为;除根,才是事无为。

《道德经》里的“无”,不是没有的意思,是天地之始的代名词。可以指代事物产生、变化、发展的本源、开端、源头、本质、初始等。第一章中“无,天地之始”、“名,可名,非常名”已经对无这个名词的概念进行定义,是指天地之始。天地之始的“天地”,也不是人们常说的实物的天地,而是指代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这里的天地是虚指和虚名,不是常名。

“教”可以改变有灵性的事物,使他们产生新的事物。教是“有,名万物之母”的实现手段、方法和途径。老子讲的“教”和“母”有类似功能,是相对于“无为”的一种有为。老子用“行不言之教”,而不用“无言之教”。一个可能是因为当时“无”这个文字,没有“不”、“没有”这层意思,敢肯定的是“不言”能更好区别于“无为”。

教不言,指“不言之教”。让事物处于“母”这种可以产生新事物新变化的状态,是讲如何教育、教化。不言之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化,会不知不觉地让教育对象,从无(初始状态)进入到有(正在孕育出新事物的状态,也就是母的状态)。男女相处,不用说“我爱你”,不用听“你爱我”,都能陌生人开始然后感受到对方的爱。这种男女情感的改变就是一种教不言,这里的男女相爱就是在“行不言之教”。

“事无为教不言”作为章名,简单理解是,做事要能抓住事物的本源和变化的开端,从起因处行事,不做斩草的事要做除根的事;教育、感化、教化别人,让别人处于可改变状态,不要说出来,不靠言词的说教,要靠润物细无声地行动。

玄武门(网络图片)

三、本章断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四、翻译解读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

天下都知道叫美的东西是美(美好、美丽、美妙等),天下人都在为这个“美”努力,这时这个美就已经成为“恶(wù)”(让人厌恶、憎恶、可恶);

2.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都知道叫做善的事物善(好的、完善、完美等),天下人都在为这个“善”努力,这时这个善就已经成为“不善”(不好、不完善、不完美)。

3.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因为,有无相对生、难易相对成、长短要比较、高下相倾靠、音声附和相存、前后一体相随(这些事物都不能单独存在,都靠相对而存在或产生)。

前三句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以“美”、“善”为例,事物的相对存在有一种度,和一定的平衡性,相对的度和平衡被打破,美就不美。女人以年轻为美,如果哪天下的女人都能青春永驻永远年轻,五六十岁的女人和十五六岁的女孩一样年轻,那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孩就不再会以年轻当做美好,年轻这个美好的事物就会被人厌恶。长生不老这个美妙的事物,一旦天下人全部实现,也就不再美妙。

后三句,就是老子从事物的相对性和相对存在平衡性着眼,提出圣人做事行教化的方法,不看表面,不重视面上的功劳。

玄武门之变(网络图片)

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圣人处事着眼于事物的本质,着手于变化的本源和开端;进行教化(使事物发生改变)不说出来,不依靠言语来实现。

5.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万物各自活动、各自劳作着没有停止和托辞,生产出事物不去占有,不自恃和凭仗所作所为要求得到什么。

母鸡生蛋,不去占有蛋,而是要让蛋变成鸡,然后独自成长,这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是自然界的天性,也是规律。

6.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一件事做成功不自居有功,不是不敢居功(也不是不想居功),是因为(圣人行事教化)成功的功劳不会失去。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最终“事无为,教不言”(详见章名解释)。成功开启事物变化发展的开关,只做万事开头难,那开头的部分。圣人自已只做“无为”这件事,圣人还教别人,让别人从无(初始状态)进入到有(正在孕育出新事物的状态,也就是母的状态)。圣人只做上面两件事。在“抛砖引玉”这件事中,圣人在意砖是否抛出去,至于引来玉,引出何种玉是必然的结果。而抛砖这个功劳,没人抢得去,也不会失去。母亲生出孩子,自然有生育之功,生育之恩,没必要跟谁去争,也不会失去。哪怕,孩子送给别人养,养育之功,养育之恩,也不会让生育之功消失。从这个角度讲,圣人只做生的事,不再意孩子生出来后怎么长大成人,只要孩子健康完美的出生。

五、本章运用举例说明

手机美颜流行开后,“照骗”美已让人厌恶;人人都是雷锋时,学雷锋就没人提倡,“斯不善”。老板定好绩效等级和考核制度,然后把公司交给员工,员工兢兢业业,公司蒸蒸日上,老板就是“事无为教不言”。老板“功成而弗居”,老板的功劳,不用说不用争“是以弗去”。

正大光明(朝堂布置)
1
查看完整版本: 事无为教不言道德经第二章章名断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