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学道须天赋异禀道德经十五章,老子
TUhjnbcbe - 2024/2/25 17:05:00

大家好,上篇文章,我抛出了一个观点:《道德经》八十一章,就是破八十一个(虚数)大妄念。

所谓“妄念”,就是使你脱离当下的一切念头。一旦离开“当下”,生命能量就白白耗费了。除了给我们一个虚假的身份感外,妄念毫无意义,所以破除“妄念”就是求道,就是老子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视频最后我说了,《道德经》里有一章,老子专门讲了如何破除妄念。

我甚至认为,这一章应该放在全经的最前面来读。熟悉《道德经》的朋友,猜到我说的可能是哪一章了吗?

是的,就是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古之善为士者”,老子明里说的是古人,其实说的是自己。这里的“士”,只能当“道”理解(有些版本干脆改成了“道”字),如果理解成古代的“士”这个阶层,那就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呢?因为后面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八个字,对不起,一般的“士”当不起。

看了这八个字,我们就该知道,这描绘的是为道者探索内心的境界。在这一章里,老子刻画了自己内在的境界,给世人一点求道的线索。

好,那接下来一连7个“兮”、“若”,什么意思呢?我看了不少注解,可谓五花八门。

比如王弼的《老子注》,只简单解释了“豫兮”和“犹兮”,然后说“凡此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没有具体解释,也确实不好解释。

吕洞宾和*元吉的注释,主要从内丹的角度,那就相当玄奥了,我还需要深入领会。

至于最流行的解释,说这是老子告诉我们,要谨慎啊、庄重啊、厚道啊、宽容啊等等等等,道理是很好,但是呢……还是那句话,咱得配得上“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八个字吧?

下面简单说说我的理解吧,不一定对,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我看来,这七句话正是描述了破除妄念的一个过程:

“豫兮,若冬涉川”,冬天走在结了冰的河面上,当然要全神贯注,丝毫不敢懈怠,像《诗经》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修行的人都知道,时刻留意自己的念头,正是这种状态。

实不相瞒,写这篇文章,一开始我也是这种“豫兮,若冬涉川”的感觉。

到了“犹兮,若畏四邻”,就更进了一步,一个念头带来另一个念头,渐渐的杂念丛生,大家有这种体验吗?

那我的念头可能包括:理解错了怎么办?误导了大家怎么办?对不起《道德经》怎么办?

一般人的杂念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们就像你的四邻,根本回避不了,只能让这些念头进来,并以恭谨严肃的态度来处理,“俨兮,其若客”,就像招待客人一样,这个比喻很形象。

比如我会观想:《道德经》嘛,谁敢保证自己的理解一定对呢?诚恳地传达出自己的感悟就好,权当抛砖引玉吧。

当然处理念头没这么简单,我只是举个例子,便于大家理解。

经过这样观想之后,诶,念头就会慢慢松动,好像坚冰融化了一样,这就是“涣兮,若冰之将释”,有个词就叫“释然”嘛!

“释然”之后,我可能暂时进入一种心无杂念、情绪平和的状态,“敦兮其若朴”!内心没负担了,胸怀自然宽广了,这不就是“旷兮其若谷”吗?

当然,这种状态保持得越久越好。但慢慢的,又有一些念头溜进来,有时还是同一个念头,反反复复地来,已经确定的似乎又不确定了,内心产生一种无明烦恼,大家有过这种感受吗?这就是“混兮其若浊”。

清代高道*元吉《道德经真义》对这一章的注解,有段话我认为说得很好,他说:

人能以敬居心,一念不苟,一事不轻,大道不即在此乎?

老子这七个“兮”“若”,着眼点不是别的,正是“一念不苟”,这是所有修行的要点,也是起点;是方法,也是目标。

那作为修行来讲,“混兮其若浊”的状态,是一个大关键。咱们知道有句话叫“烦恼即菩提”,因为人的烦恼无不来自妄念,而反过来,烦恼能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妄念,然后对症下药,予以破除。

那究竟怎么破除呢?后面两句话很有名,叫“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当你的内在浑浊了,无明烦恼产生了,这时候要让自己静下来,打坐啊、调息啊、诵经啊,这些都是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内在如同一杯浑浊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它就变清了。

一般人习惯于有了念头即刻反应,而“静之徐清”的要点,就是念头冒出来后,不要立即跟它走,离它远点儿,让它自己待一会儿,即便只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有些过头的话你就不会说了,过头的事你就不会干了。没准,念头很快自己就走了。

“静之徐清”达到了一定境界,就是“守静笃”,内心非常非常平静。这时你甚至会有点无聊的感觉,因为我们对念头是如此顽固地认同,一直错把念头认同为我们自己,所以念头少了,就好像你少了点什么似的。就像一个大忙人突然闲下来,反而不适应了。

这时不要紧,“安以动之徐生”,当你真正静下来,不再习惯性地认同你的念头,你内在的生命力就能彰显出来,所有行动似乎都毫不费力,你还可能进入一种“禅喜”的状态,因为你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最后一句,“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盈”的反义词不是“虚”吗?“不欲盈”,反过来说,就是“致虚”,当妄念一点点少下去,达到“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的状态,你就真切地理解了什么叫“道”。

“蔽而新成”,就好像新的生命破壳而出,人像是重新活了一回。

所以咱们读《道德经》啊,不要老想着要得个什么“道”,要得个什么境界,恰恰相反,除旧才能布新,你需要不断地“舍”,才能“得”。舍去念头营造的幻像,才能得到真实的道果,“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这个因果关系咱们要理解。

现在,大家是否明白了,为什么我说这一章应该放在整部经的最前面来读?因为我们读书,一般先读什么呢?序言嘛!这一章就相当于老子为《道德经》写的一篇自序,帮助我们认识了老子其人及修行方法,当然这是内在的老子。另外还有外在的老子,在第二十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昏昏、闷闷的成天干什么呢,当然是在豫兮、犹兮直到混兮,然后静之徐清、动之徐生啦!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权当抛砖引玉。今天讲到这里,蝉大侠带您领略古典文化之美,咱们下期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道须天赋异禀道德经十五章,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