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福薄之人,往往都会有这2个特征
TUhjnbcbe - 2024/3/1 16:52:00
可以治疗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cm/mip_4793212.html

文章作者:琢磨君

《左传》有云“福祸无门,唯人自招”,人生的福与祸都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与后天行为息息相关,都是人们自我招致的。

《了凡四训》中记载:袁了凡原先被一位孔姓先生算定命数,因此深信不疑,自我受限,生活中也没有多少福气。后来,他得到云谷禅师的点拨,悟透了“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道理,将命运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一边改正身上毛病,一边行善积德,终于达到了“自求多福,远避祸殃”的目的。

最终,袁了凡考中了进士,生了儿子,还活了74岁高寿,正可谓是“福禄寿三全”。这也验证了之前孔姓先生所说的“宿命论”是错误的,因为人生的福与祸本是自己招致来的,正所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们再来看什么人福气深厚,什么人福气浅薄。综合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琢磨君认为:福薄之人,往往会有以下这2个特征。一个人是否有福气,看这2点就可以了!

01是否偏离“道”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即:上天不分亲疏,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只是经常眷顾善于顺应天道的人。

在老子看来,天地是没有仁爱之心的,不会因为谁是好人就帮助谁,也不会因为谁是坏人就惩罚谁。大家都遵循“道”来做人做事,便可积福远祸;若是违背“道”来做人做事,则容易招致天谴,失道者寡助,霉运连连。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在五章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顺应天地之道,无为而治,不恨任何人,也不过分爱任何人,保持一种中立态度,做人做事不失“道”则多福。难怪现代人越来越认同这句话:成年人的世界,不分对错,只看利弊。其实,这也是顺应道的一种方式。

说完了“道”与“福祸”的关系后,我们再来看看哪些行为容易导致福气浅薄。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说“功成身退,天之道”。所以说,不懂得急流勇退的人,就是偏离了“道”,容易招致祸患,福气也浅薄。

比如说,文种和范蠡一起辅佐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称霸,范蠡懂得顺应天道,在功成名就之后主动急流勇退,最终得以保全,名利双收。范蠡走之前,也写信劝文种做好“功成身退”的准备,但是文种舍不得眼前的富贵,自觉功高,实为“逆道而行”,最终被越王勾践赐死。

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以说,不争属于顺应天道,争强好胜、居功自傲则是违背了“道”,容易招致祸患。

韩信帮助刘邦打下江山后,觉得自己能耐很大。刘邦问韩信:“以你之看,我可以带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最多只能带10万兵马。”刘邦又问:“那你自己可以带多少?”韩信嘚瑟地说道:“我带兵当然是多多益善啊!”

就是这一件小事,彰显出了韩信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争强好胜的一面,引得刘邦心中非常不愉快。没多久,韩信就被诛灭三族了,而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因为他的言行举止已经偏离“道”,也再次论证了“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的道理!

东汉末年的大才子杨修也是和韩信一样,非常有才华,甚至连枭雄曹操都自叹不如。但是杨修身上有个致命弱点,也是违背“道”的,那就是他喜欢自作聪明、爱显摆才能。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杨修也是给自己招来了祸患,未能得以善终。

所以说,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福气,看看他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便可知晓个大概。正如《了凡四训》中所讲:“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这里所说的“善”就可以理解为“道”。

02是否偏离“德”

老子比较超然,站在宇宙自然的高度去看待人类的行为是否顺应“天地之道”,最终判断福与祸。但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则是从仁爱厚德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人类的行为是否合乎情理,继而预知福与祸。

儒家思想以仁爱思想的核心,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为基础,勾结起了一个完备的道德伦理体现。所以说,一个人若是偏离了“德”,品德不好,则是违背了人道,也是容易招致祸患的。

当初,刘邦率领各路诸侯一起讨伐项羽,列举了项羽的10大罪状,其中很多条都是说明项羽偏离了“德”,招致人神共愤。因此,刘邦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对项羽说“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馀罪人击杀项羽”。

刘邦不是凭空捏造,项羽的确做了很多偏离了“德”的事情,非常不得人心。项羽残暴不仁,喜欢杀降屠城,用欺骗的手段坑杀了秦朝子弟20万降卒;他攻入咸阳城后,火烧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的坟墓,私自聚敛秦朝财物;项羽还硬是杀掉了秦朝投降的国王子婴;项羽还派人在江南暗杀义帝,为人臣下而杀害了他的君主等等。

项羽的以上种种行为都是不道德的,缺乏仁义,为天下人所不容,最终失败也是必然的。反观刘邦,虽然能力和身份都不如项羽,但是他做事很顾忌道德,做人又宽仁大度,懂得顺应民心,因此能够取得成功。

骄奢淫逸,都是属于无德的行为,违背人道,不得人心,早晚要招致祸患。正如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儿子时所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比如说,西晋的大富豪石崇,堪称富可敌国,奢侈无度,既爱炫富,又爱与人斗富。他专门修建了一个“金谷园”供自己享乐,把园内的屋宇装饰的金碧辉煌,宛如宫殿。据说,他们家的马桶都是金子打造的,生活奢靡程度可想而知。

显然,石崇违背了“德”,又为富不仁,不愿意乐善好施,最终给自己招来了祸患。当初,石崇家的稻米饭撒在地上,过了一夜,都变成了螺,时人认为这是石崇全家被杀的征兆。

果不其然,永康元年(年),石崇被司马伦*羽诬陷为乱*,遭夷三族。直到被装在囚车上拉到东市,石崇才突然领悟,叹息道:“这些奴才是想图我的家产啊!”押他的人答道:“知道是家财害了你,为何不早点把它散发掉!”

其实,钱财本是无所谓好坏的,只是因为人的行为偏离了“德”,才会给当事人带来祸患的。所以说,福薄之人,往往无德,不得人心,群众基础不是很好。

结语:

“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德”是人们心中的一把尺子。违背天道,自然要遭到天谴;违背仁德,自然要招致他人怨恨,继而不得人心。

古人将“天时地利人和”,“道”可以理解为“天时”,“德”可以理解为“人和”,“地利”可以理解为自身条件。一个人即便是占据的条件再优越,失去了“天时之道”,以及“人和之德”,也是很难成功的。

所以说,一个人是否有福气,看这2点就可以了——是否偏离“道”、是否偏离“德”,蛮准的!福薄之人,往往喜欢做人做事偏离“道”和“德”。大家不妨自我对照一下,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顺应“道与德”。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薄之人,往往都会有这2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