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千言,洋洋洒洒,信手拈来,道的真义,答案自在其中。它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长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老子通过对世态人情的深彻洞察和深刻思索,点点滴滴积绽成了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事哲学、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据联合国统计《道德经》己翻译成70余种文字,传播到多个国家。
《道德经》一书中,有十句经典语言,读懂了这十句,就悟透了人生。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
天下人都知道美的存在,那是因为有丑陋与之对比而给人美的感觉。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与之对比而给人恶的感觉。
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的对立中产生的。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崇尚贤才与功名,人民就不会费尽心思争名夺利,不去珍爱难得的财物,人民就不会去偷盗。
与其让人民崇尚奖励而争得死去活来,还不如没有奖励制度,也避免了人民的争斗。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初读这句经典后,一时感到困惑、而又深感人生的不易。人心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才会逐渐顿悟这句话其中的精髓。
天与地是不讲感情的,对待万物都一视同仁,就如同对待祭祀用的稻草狗,任凭它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所谓仁爱,对待百姓就如同对待祭祀用的稻草狗一样凭他们自作自息。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最高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
“上善若水”四字,虽朴素但其所蕴涵着为人做事的最高等智慧,普通人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知人易,知己难。人都容易发现他人的缺点或不足,而对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一无所之。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初始的一,初始的一又生出阴阳的二,阴阳二气相交而生三,混合的三生万物。
《易经》中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两两重叠成64卦。以此内推可生成无数成卦。万物、万事以此而形成。
以上两者道理如出一辙,只是殊途同归罢了。
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分珍惜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就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更偏袒某类爱好,如爱好收藏字画,但其后果是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不佳形象。
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公鸡一呜天下白聪明的智者不随便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不是聪明的智者。
生活中真正有见识、有智慧的人通常是三缄其口,而只有那些毫无知识和头脑的人才会夸夸其淡。且不知公鸡一呜天下白,蝉叫一日无人理的道理。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灾祸,幸福依傍在它的旁边,幸福,灾祸产藏伏在它里面。
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不要只看表面现象,更要透过现象认清其内在本质,人才不会患得患失,从而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其实这句话前半句与“忠言逆耳难听”,道理一样。世人都爱听到赞美、夸耀之言却厌恶别人对自己批评,提出缺点,那怕是肺腑之言。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仁矣。
巧言令色的人往往轻溥不务实,一味追求外在的悦人而不去修养内心仁德。其实就是“美言不信。
《道德经》中有很多为人处世的精髓,但纵观全书,我认为以上十点,值得用时间去慢慢解读、领悟,只有悟透了这其中的道理,人生之书才易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