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道德经上善若水等修身治国四章
TUhjnbcbe - 2024/4/3 17:18:00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688828.html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为什么说最牛B的莫过于水呢?因为水最会利用自然界所有物体和自然界所有的地形地貌,所以能到达所有人都不愿去或所有人都到不了的地方,这种因势利导的做法,和我们提倡的方法是非常相似的。大家住在三皇五帝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学习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他们治理社会的学问,正值青春年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地方还没有战争,大家都不用考虑自己的安全问题,还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用酒壶倒酒,倒得再满,也超不过杯子的容量;怀揣利刃,你就常常在意自己的感受,在与人争斗中丧命;家里有再多的财宝,也守不到用完的时候;有钱有势还装逼,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祸患,就是取死之道。事情成功了,就及早抽身,这样才是该遵循的原则,这样才能活的长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在我们社会上,人们都知道怎么做是好的,却偏偏不去做;都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依旧自私自利,这些事情都是正常的,你丝毫不用奇怪。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音声这些都是相互矛盾的,用现行的道德标准,你不论怎么做,都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所以真正有智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那些上古圣人(三皇五帝),他们都不是在人前做给别人看的,而是默默地去做,他们用这种行为感化世人。一辈子一点财产都不剩下,做了那么多伟大而成功的事情,却不居功自傲。就是因为他们不居功自傲,所以人们都忘不了他们。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如果群众不追捧那些名声大的人,人们不以名声为贵,群众也就不会用相互辩驳、相互攻伐的方式来获取名声了。人们不想方设法地获取稀有的财货,就不会有群众去盗窃、抢劫。不轻易给群众许下那些虚无缥缈的诺言(一种欺骗方法,常常是许诺了做不到。类似现在的竞选宣言或施政纲领),就会保持平稳的社会。所以上古圣人统治的那些和谐的社会,都是让群众懂得谦让,让群众吃饱肚皮,弱化他们人们对财货、权位的欲望,不断强壮他们的体魄;让群众不以名声为贵,不以财货为重,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让人们把它作为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约束社会,让有想法的人(智者或反对派别)都不得不遵循这些标准和准则。用这样不贵名声、不贵财货、弱化贪婪、不轻言诺的方法,就没有治理不了的社会。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句话其实就是法家想要达到的目标。

上善若水是本节的标题。在这一节里,老聃老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的老师形象一览无余。

这一节突出功成身退,并把它标榜到天道的高度,不可不重。道德经是给古人(道家)观察事物规律的说明书,老聃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逐步阐明了入世的一些规律和乐趣;古人可以通过阅读理解道德经,建立起初步的世界观、道德观和是非观。它不是真理胜似真理,对我们今天来说,依旧有不小的借鉴意义。道是一种方法,一种辩证的方法,一种拓展思维的方法。道经的这一节,把我们引入到了一个观察和判断的世界,这一节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功成身退,也成为了成功人士的人生价值指导书。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上善若水等修身治国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