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
不推崇贤人,使民众不为功名而竞争;不以稀有的事物为贵重,使民众不起盗窃之心;不显耀引起欲望的事物,使民众的心不会被惑乱。所以,圣人治理政事,重在使人心灵净化,填包他们的肚子,弱化他们的竞争心,强化他们的体质。使民众没有(争强好胜的)智慧,没有(争名夺利)的欲望,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胡作非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治理国家,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感想:
上一章《道德经》讲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里就提到了“不尚贤”。如果不知美之为美,也就不会产生“尚贤”的欲望,当然,如果通过一定手段,“知美”也不一定“尚贤”。这里跟儒家思想还有我们现实都并不一致,因为我们都说物以稀为贵。事实上,当一件东西非常稀少时,它的价格就会增高——供应关系。我们也确实无法对稀有的东西进行合理的分配——除了价格。
《道德经》一再提到“无为”,但是若单单只是统治者无为,那是远远不够的,无为需要所有人都无为才可以。我在第二章解读中提到,只有天地才是无为的,我们作为其中的一员,无论如何都是有为的。再提一下无为指的是: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是行不言之教。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最后采取的政治思想也是法家和儒家相结合。
按照民不争、不盗、不乱,确实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理。但是关键问题是无法做到“不尚贤”、“不贵物”、“不见欲”。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个观点倒是被统治者很好地使用。“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也是用法家思想来达到。
解读这个《道德经》,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联想太多。我读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他在里面提到了一句类似的话:“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应该要结合他们的时代背景。”在那个混乱的时代,百家争鸣,都提出各自的政治思想。我非常承认百家都各有优点,但是他们也都各有缺点。
这个“无知”、“无欲”也和“无为”一样,是较少,并不是没有。弱化群体的欲望和智慧,确实是达到和平的一个方法。对于道家的思想,我的解读就是:所有人都无为,那么世界自然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