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道德经第三章感悟别人家孩子的错误
TUhjnbcbe - 2024/4/24 18:40:00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 https://m.39.net/pf/a_5683025.html

老子的《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句句都是经典之极,用浅显的道理让人在明白自然这“道”,只要依道而行,定能走上康庄大道。

特别是《道德经》的第三章,看后让我们知道世俗间的为人处世之大“道”,并能以清静无为之心,看淡周围的是是非非,明白此大“道”,可使自身开心、一生与欢乐和幸福相伴。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全文如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看似治国理政的描述,实际上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你可细细品味这一章的解释。

我们先看《道德经》第三章的前三句: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现代的解释是: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通过解释这三句话,可以联想到当前的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的背景下,在成绩总指挥棒的光环下,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学习自觉性逐渐低,这不正是老子提出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而现在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相互比拼,花费大量的金钱给孩子报补习班,这与《道德经》中“不尚贤,使民不争”是背道而驰的。

在成绩总指挥棒的影响下,孩子们没有时间看喜欢的课外书,没有时间做喜欢的事情,甚至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因为成绩重要,在这里分数和成绩是难得之货,这恰恰与老子提出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思想不对等呀!

《道德经》中“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句话更明了教育的问题,是心乱,现在孩子闹心、家长费心、老师伤心、爷爷苦心、奶奶痛心,可怜的孩子完全成了考试的机器!

完全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和生机!

老子《道德经》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话的真正意义是:

家长、老师和社会要行“不言之教”和“不教而教”的方法对态孩子,不要用一味地说教、满堂的灌输、填鸭式的方法对态孩子。

我们要知道,如果过于尚贤,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出的孩子会人格扭曲,甚至造成人间悲剧。

我很庆幸学习了《道德经》,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说到这我想到了柳宗元所说的话: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则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中特别讲:

人不要刻意彰显容易勾起人们欲望的东西,这种欲望是孩子的成绩,“别人家的孩子”这一句子,曾一度在微博和论坛高频转发成为热帖,正因为有了“别人家的孩子”,才扰乱自己家孩子原本平静的心态,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原始欲望是无法消灭的,只能够利用环境去减轻伤害。

在“别人家的孩子”的影响下,部分家长的孩子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而且相当优秀,从小就勤奋学习,获奖无数,考进最好的大学读书。

“别人家的孩子”也曾经引起无数家长的羡慕,但“别人家的孩子”相当一部分成长之路并不快乐,在众人的掌声中他们真正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如果不进行心理辅导,很可能有抑郁和焦虑的心理阴影,有的甚至发展成精神疾病而不得不中途放弃学业,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悲剧。

所以老子提出的“为无为,则无不治”,值得我们反思。

在你家的孩子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这时父母们才如梦方醒,才明白孩子的身心健康胜过一切荣耀!

在我们茫茫的宇宙之中,有一种生物是“别人家的孩子”,的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这种在父母眼中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童年,没有快乐,所有的成长记忆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考试。

通过阅读《道德经》第三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知识和学习只是孩子人生的一小部分,而更重要的是孩子身心的健康,同时孩子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清晰的思维和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

而不少家长在“别人家的孩子”的心理扭曲之下,会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看成是人生的全部!

可悲可叹呀!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第三章感悟别人家孩子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