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图说道德经23章像理财一样打理能量,做人
TUhjnbcbe - 2024/5/3 18:37:00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看的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60310/4784646.html

一、说话如同花钱,省着点花才不会变成穷光蛋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话少一点才合乎自然。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在刮风下雨?天地。天地都不能持久,何况是人呢?

▲图片故事:龙卷风。一小时释放8-颗原子弹的能量,然而只有几分钟激情,超不过一小时

“希”通“稀”,“希言”就是少说话。这里主要是针对领导者给出的建议:把嘴管好,少说废话,多办实事,不要为了表现聪明才智而夸夸其谈,更不要因为急于事功而轻易发号司令。

对普通人来说,“希言”也是比较重要的素养。不信你看看生活中,话少的人是不是更靠谱?话多的人是不是很招人烦?

唐太宗有云:“语言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说话是在做功,是在做能量输出,你能量越强,影响力越大,越容易输送到位。输出成功与否,跟人生幸福、事业成败有着必然关系。那些陷于失败、痛苦中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说话没人听、没人信,不能进行有效的能量输出。

为什么不能进行有效的能量输出?

主要因素是能量不足,其次是输出方式不太合理。

领导说话,应该能量充沛,不能“一句顶一万句”,至少要一句顶一句,这样下属才会重视、信服并听从你的话。

能量微弱的话没分量,下属无感,也不爱听。

没能量的话都是废话,不如不说。

负能量的话都是垃圾,更不能随便往外倒。

能量从哪里来?一部分能量是从权势中来,拥有权力、财富、名声者,相比普通人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主要还是从知识中来、从信息中来、从经验见识中来、从道德智慧中来。这要靠平时的修炼和积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积蓄能量很难,输出却很容易,所以要勤蓄积、慎输出。

除了极少数学富五车、见多识广、智慧通达的天才人物,多数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话太多,能量耗散太快,说话的效力自然越来越微弱,一天说到晚,说不出一句新鲜有趣的话,只能颠来倒去说些别人听过一百遍的话,除了招烦,有什么效用?

正如老子所说,天地都有能量不足的时候,何况人呢!那怎么办?最简明的办法是少说话,让能量聚而不散。这跟储蓄是一个道理,钱省着点花,存款就多了。把能量用在关键时候、关键事情上,就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求道修德——蓄势积能的两门必修课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求道的人,行事都合乎道;修德的人,行事都合乎德;失道、失德的人,必然常做无道缺德的事。

▲图片故事:烛光。微小的能量,也能在黑暗中发出希望的光。

前面讲了,“希言”就是蓄能。

但是,要想能量充沛,不仅要节流,也要开源。

怎样开源?

学习知识技能是常用方法,领导者还有两门必修课:一是求道,二是修德。

《道德经》各篇章中的“道”、“德”二字,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这里,道有三层意思:一是对自然之道的领悟,以此形成自己的思想;二是推行自己的道,并以此为事业的终极目标;三是对道的信念、信仰。

自己的道不等于自然之道,不是真道。因为是从真道中悟得,也没有偏离真道。

德是指社会公德,不是自然真德,也没有偏离自然真德。

有人可能感到疑惑:闹半天原来求道求到的不是真道,修德修出来的不是真德,那还求什么、修什么?

以人类目前的智慧,离悟通真道、真德还差得很远,能有所悟得就很好了。就像一个小学生,学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就差不多了,顶多再学点代数基础知识,导数、微积分之类,暂时就别想了。四则运算虽然粗浅,学好了也能解决生活中大部分计算问题。同理,求道修德,虽然不是真道、真德,也能解决生活事业中的大部分问题。

失道、失德的人,就像拒绝走进校门的学龄儿童,只能当个“文盲”。他们做人做事也是文盲水准,“盲人骑瞎马”,必有偏差。

三、你真的是个好人吗?不妨给自己打打分、评评级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行事合乎道者,道也会成就他;行事合乎德者,德也会造福他;办事背离道、德者,失败也会紧跟着他。

▲图片故事:蜜蜂采蜜。天道地德营造的一个完美生态圈。

“同于道”,即按规律办事。人类虽然不能创造规律、改变规律,但可以利用规律为自己服务。坚持按规律办事的人,成功具有必然性。

“同于德”,即遵守道德规范。世上有因果,为德者必享福报。所谓“好人无好报,祸害遗千年”,只是牢骚话,不是科学结论。

要注意这个“同”字,是常随不离的意思。让道德融入自己的灵魂,体现在一言一行中,才是“同于德”,才取得了“好报”的凭据。

有的人有道德意识,也会做些好事,便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偶尔吃了点亏,就抱怨“好人无好报”。其实,他应该问问自己:你真的是个好人吗?

做好人不容易!佛家讲身、口、意三业,行为、言语、思想三方面都好,才能称之为好人。如果平时常作恶言,常起坏心思,不知不觉间,已是“作恶多端”了,“善恶簿”上的赤字已经飙升到九位数了,偶尔做几件好事,未必能让自己从道德的“负翁”变成“富翁”。

在身、口、意三业中,人们比较重视行为所造善业、恶业,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人的主要依据。其实,最容易造业的是思想,起心动念间,善业、恶业就造下了。其次是语言,一句赞美,一个鼓励,一份善业就造下了;一声讥笑,一个贬低,一份恶业就造下了。俗话说,“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这张嘴在为人处世中的分量,要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

假设身、口、意是三门功课,不妨自我评估一下,总分有多少?对多数人来说,要达到及格线都够呛,好报是别指望了,不倒霉就谢天谢地了!

对那些不讲规律、不讲道德的人来说,倒霉是一定的,失败才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四、你想取信于人?“希言”是无上秘诀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一个人信用不足,必有不值得信任的地方。

▲图片故事:倒树。外表光光,腹中空空

▲图片故事:倒树。外表光光,腹中空空,终有露馅的一天。

信为立身之本。有人信任你,你就有朋友;有人信赖你,你就有事业机会;有人信服你,你就有追随者。

对领导者来说,信用尤为重要。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没有信用就没有追随者,没有追随者就没有领导力,没有领导力就会失去领导资格。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不能得到群众信任的领导者,是一定会垮台的。

别人信不信你,不取决于别人,关键在你自己。如果你说话有分寸,能量足,让人百听不厌;你做事有办法,胜率高,让人百信不疑,这样别人自然会信任、信赖、信服你。如果你说话办事全不靠谱,别人凭什么信你?

所以,不要抱怨别人“你为什么总不相信我”?而要问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取信于人?

相对于立信来说,“希言”是无上秘诀。

“希言”也可理解为筛选语言,像沙里淘金一样,把废话筛选掉,剩下的就是金子般的语言。

怎样筛选?

做不到的,不说;

不重要的,不说;

不真实的,不说;

别人不爱听的,不说;

说了有弊无利的,不说;

说了弊多利少或利弊参半的,不说。

这么一轮轮筛选过来,值得一说的话就很少很少了!

“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少,你的话才有不同一般的价值,才有接通和打动人心的能量,才值得别人重视,并深信不疑。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说道德经23章像理财一样打理能量,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