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间大多数人对自己都太过“珍重”了,就好像很多人的人生,总在“求满”。世间多数人都在追求一种富贵安乐的人生,这本是潜意识中存在的人之本性,但是,这种潜意识所带来的却未必是好的结果。白岩松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和极致。人的主观意识和自然规则,很多时候是相悖的。人生是一场因缘和合的过程,每个阶段呈现的结果,都是因缘和合的切面,而人能主导的因素只在主观范围之内,并不能主导主观范围之外的人生,所以才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是世间存在的常态,但是人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自己的潜意识,却总希望自己能够遇到绝对圆满的结果。生命未能出现自己所期望的状态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面对人之常情时,却把它理解为“不如意”。在这种认知偏差的存在状态之下,产生的必然是痛苦。所以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除了我们可以努力增强自己的主观力量,扩大和增强自身可控的范围之外,更重要的是接纳自己控制不了的范围而出现的问题,以便于减少主观与客观相冲突产生的纠葛。而控制的方式,就是容忍生命中存在的不完美,以退为进,收敛自己过度求满的人生错觉。《围炉夜话》之中有一句话,叫做:自奉必减几分方好,处世能退一步为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日常生活的花费能够减少一些才是明智的做法,人的立身处事能够懂得容忍退让,才算得上高明。很多人常犯的问题就是对自身太过“珍重”,在过度“珍重”的同时,便接纳不了生命中存在的不完美。其次也会因为过度奉养自身,而养成过度追求奢侈的生活作风。就好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一样,就是因为自己总在追求绝对圆满的状态,所以接纳不了生命中存在的遗憾,总想让自己达到自以为的美满状态。而在过度珍重自己的同时,必然需要物质的堆积来实现富足,此时便是贪欲开始的地方,而奢侈浪费、不能知足,便形成了新的心灵缺陷。所以在《围炉夜话》之中所说的那句话,便是解决这一状态的核心根本,就是:减少生活的花费,在立身处事时懂得容忍退让。而容忍退让不仅仅指的是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能保持谦让的态度,而在面对生活时,也能保持一种不刻意求满的低姿态。二、人生最好的结果并不是争来的,也不是在失去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完全靠主观妄为追求的,而是具备良善平和的心性,能够认知客观存在的自然状态,必要的时候也能以退为进的人生态度。这也是道家一再强调“无为处事”的道理,以无为处事顺应客观规则发展,而不是对抗人性而肆意妄为。孙叔敖在任职途中几次被罢免,又几次复职,有个隐士问他:“你三任令尹没有感到荣耀,而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愁,心里是怎么想的?”而孙叔敖就说:“我认为官位爵禄到来不可推却,离开时不可阻止,既然不取决于自己,为什么要显露荣耀和忧愁呢。况且我不知这官位爵禄应该落在别人身上,还是应该落在我身上,如果落在别人身上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与别人无关,我追求的是顺其自然,哪管得上人间贫富贵贱。”后来孙叔敖得重病,快要离去的时候,就告诫自己儿子说:“楚王认为我有功,所以多次想封赏给我土地,我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为了奖励我生前功绩,就会封赏给你土地,到那时你只能接受一个叫寝丘的地方,这地方名字不好听,楚国人信奉鬼神,越国人讲究吉祥,都不会争这个地方,所以你能够长久的拥有。”后来孙叔敖死后,事情果然如他所言,楚王要封赏给他儿子一块好地,他儿子拒绝了皇上的好意,只要了贫瘠的寝丘之地。而正是因为这个选择,才让这一块地在他们家流传了许多辈。《道德经》之中说:“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们厌恶的就是“孤单”“寡和”“不圆满”的状态,但是王公却能用这些词来称呼自己,所以世间万事有损必有益,有益必有损。正如我们今天所说的道理一样,以退可以为进,过多强求盈满却未必真的能达到盈满,因为主观意识改变不了客观规则。能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认识到问题本质的道理,远比自己只是主观强求事物圆满要有用得多。作者
国学书舍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