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杜绝崇尚圣人放弃智巧之心,对民众有利百倍;
杜绝仁放弃义,民众就会回复到子孝父慈的状态;
杜绝奇巧放弃名利,强盗毛贼就会消失不见。
这三点总结的还不够全面。
所以再有以下嘱托:
以本色予以呈现抱守纯朴内心,减少个人私心降低个人欲望,杜绝各种学说就会无忧无虑。
感悟: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时,一定是大惑不解的。甚至一度拿出不同版本不同时期的道德经残片来证明以上说法是被后人所篡改。
之所以争论不休,是不相信老子怎么会说出以上这些话。因为这些话分明与当今现实社会所主张的以及人们所追寻的恰恰相反,我们所求之不得的,却恰恰是老子所要抛弃的。
那,这分明就是老子这里的主张有问题了呗。是老子搞错了吗?还是真的被后人篡改了?
在上一章节中老子阐述:社会呼唤孝慈,是因为六亲之间矛盾冲突不和睦,所以要求做子女的对父母要多点孝顺,做父母的对子女要多些慈爱;呼唤忠臣,是因为国家已经秩序混乱腐败不堪,所以极需要多一些为国为民着想的忠臣来匡扶正义救国救民。而造成这些不堪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治理中各种所谓的智慧思想兴起盛行,而搁置脱离了大道这个根本。
因此,为使得民众安居乐业、使得民风回归纯朴,老子在本章节开出的药方就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因为在老子眼中道才是根本,圣智、仁义、巧利只是枝叶。这三绝三弃就是回归大道所必须要抛弃的。
知识可以改进生活、可以提高科技水平,其最根本的作用应当是帮助人类认知生命。如果知识用错了地方,那便是个人的烦恼人类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