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道德经》25
先天地生,〈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注释〉
物:本义:万物。指客观的实际存在体。
混成:浑然一体。混:搀杂混合。
天地:泛指天地万物。
寂:静,无声。
寥(liáo):空虚,空旷。
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的化育万物,从不停息。殆(dài):困乏,疲惫。
母:母亲,引申义:总源头。
强(qiáng):强制,强迫。
逝(shì):行,远去。
远:遥远。
反:反复,反向,反转。
域中:指人能看到的天地范围。
法:仿效,效法。
自然:本来如此,本性。
〈译文〉
有个东西,是浑然一体的,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它寂静空旷,独立存在,而且永恒不变。
它生生不息化育万物,是天地万物的总源头。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叫它“道”,强行命名为“大”。
大包含延展远去之意,延展远去包含遥远无边之意,遥远无边包含反复之意。
所以,道很大,天很大,地很大,人也很大。广域之中有四大,而人是其中的一大。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遵循着本性。
〈解读〉
本章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道的特征,进而具体明确了道的“名”与“字”的内容。并且,阐述了修心为道的方法就是效法道。
对本章内容的明白理解,有助于明白理解《道德经》的中心思想。
《道德经》的中心思想:
一、从科学的层面揭示道是万物的总源头。
二、阐述道与天、地、人等等万物是一个整体,同源,同根,同心,同性。由此,揭示人的本心就是道心,天人合一的生命真相。
三、世人因为不明白天人合一的生命真相而迷失了本心,背离了道心而自我。修心为道的目的,就是要破除自我,回归无我,保持淳朴本心。
四、如何找回自己的本心呢?方法就是效法道。效法道的什么呢?就是效法道呈现出来的无我无为玄德。人生践行无我无为玄德,就是找回本心,回归真人。
五、阐述无我无为玄德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是天地最大的智慧,是遵循了道的运行法则。所以,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最大价值所在,是创造辉煌人生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六、修心为道的关键重点就是一点点去除人性的弱点,破除自我,达到无我,做到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七、从为政,用兵,外交,养生,修心等等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阐述修心为道的意义和具体方法。
明白理解了《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有助于正确理解《道德经》的心声。
“有物混成”。有物,承接前文再次阐明,“道”是客观的实际存在体。而不是规律,哲学思想等等形而上的东西。混成,表达了道的整体性、一体性、唯一性特征。
“先天地生”。表达了道的虚空特征。天地万物是有形有状的,有形有状之前的状态就是无形无状,即虚空。道先于天地存在,表明道就是虚空。
“寂兮寥兮”,表达了道的广大、深邃,无边无际的特征。
“独立而不改”,表达了道的独立性,唯一性,永恒性特征。
道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而且是独立不二的,不依赖任何其它的事物而存在,具有独立性。
道的一体性,独立性,广大无边特征表达了道的唯一性。
“不改”,表达了道的永恒性。道,自古及今一直存在,独立而不改,“其名不去”。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万物在道中生生灭灭,循环往复,复归其根。道生化万物永不停息,万物都生于道,所以,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源头。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独立的、唯一的、永恒的、一体性的、无边无际、不停的生化万物、是万物的总源头的虚空,字之“道”,取名为“大”。
大道的本体、根本本性就是虚空(或称为无)。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的名称有“名”和“字”。”幼时取名”,人名用来区别彼此,有时含有一定的特征特性。“冠而字之”,字,是在本名之外的一个代称,用于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社会上表达尊称。
圣人老子给这个“总源头”取名字延用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给人取名字的方法,即,取个名,还表字。用拟人的手法给这个“总源头”取名字,传递出一个密码,这就是,著《道德经》旨在研究人性,而不是意在研究宇宙天体科学,也不是意在研究自然物理科学,也不是意在研究哲学。从总源头开始研究人性,就是把人性放在客观的、科学的层面进行研究,而不是在哲学的,思想理论的,人生感悟的层面研究人性。从科学的层面,也就是从真理实相的客观层面所进行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必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真理性。
由此可知,《道德经》是一部关于人性的伟大科学著作。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取名为大,大的含义是什么呢?大的内涵就是“逝”、“远”、“反”,表达了道的广大、无边无际的特征。“逝”、“远”、“反”是站在人对道的实际观察角度进行的描述。
观这个虚空(道的本体),由近及远的看开去,会感觉到虚空有逐渐延展远去(曰逝),无限遥远,看不到尽头,无边无际之感(曰远)。
当你由近及远地看过去,然后再来到刚才视力看到的你认为的尽头,你会发现,刚才看到的尽头根本不是尽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前面依然是遥远的,看不到尽头的。这种终点又变成起点的观察感觉“曰反”,终点反为起点,反复延展,根本就没有尽头,而是无边无际,广阔无边。道,广大、无边无际。
这种“反”的感觉在大海之上更为明显。当一眼望去,看到地平线处海的边沿,感觉那是尽头,其实来到这个尽头,前面依然是辽阔的大海,再前行,尽头反为新的起点,前方依然广大辽阔,无边无际。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们生存和看到的广域之中有四大,而且万物都是道所生,所以,道,与天、地、人等等万物,其实是一个整体,具有一体性,合“一”。所以,道,天,地,人等等万物是同源同根同心同性,合“一”。“人居其一焉”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生命的真相。天性就是人性,人性是天性的表现。
道的根本本性就是无,所以,作为整体、“一”中的人,根本本性也是无。道心是无我。道心就是人的本心。
当世人迷失了本心时怎么办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顶针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人需要效法道。天人合一,道心就是本心。效法道,与道合一,就能找回迷失的本心,回归人的根本本性。
修心为道,就是尊道贵德。尊道,明白天人合一的生命真相。贵德,因为生命的真相是天人合一,天性就是人性,人性是天性的表现。所以,人应当效法道,与道合一。
道的根本本性是无,道心是无我,呈现出来的是无我无为玄德。日常生活中效法道,就是践行道的无我无为玄德。践行道的无我无为玄德就是回归天命本性,回归生命本真,就是明道、得道,与道合一。
寂兮寥兮详细解读《道德经》26
重为轻根〈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
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释〉
重:厚实,厚重。
轻:轻浮,轻薄。
根:根本,根基,依靠。
静:寂静虚无。道的本性。
躁:性急,不冷静。
君:君王。意为统帅,主宰。
是以:因此,所以。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此处意为有道的人。
终日行:整天出行。比喻立身天地。
辎重:物资装备,生存依靠。比喻“道”。
荣观:形容荣华富贵的环境。
燕处超然:心身像燕子一样轻松自在。
奈何:为什么。
万乘之主:大国的君王。万乘:有万乘兵车的大国。
以身轻天下:因私利而轻视天下人利益。身:比喻自我,私心私欲。
〈译文〉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统帅。
所以,有道的君子,坚守道心立身天下,从来不离开道。虽然处于荣华富贵的环境,依旧淡泊宁静,像燕子超脱自在。
为什么那些大国的君王却要因为自我私利而轻视天下人利益?
轻视天下,就会失去立身治国的根本。
私心躁动,就会丧失君威。
〈解读〉
本章主要阐述了立身天下,应坚守道心,与道合一的重要性,也就是修心为道的重要性。先是以有道的君子为例,从正面阐述观点,然后以大国君王为例从反面阐述观点。
“重为轻根”,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根本,有了根本就有存在的根基和依靠。无我道心,就是人立身天地的根本。
世人看不到人生的整体和生命的真相,急功近利,盲目追求,迷失了道心,丢掉了人的根本,丢掉了人生的根基和依靠,所以烦苦庸碌。
“静为躁君”。静能控制和消除躁,所以,静是躁的统帅。“归根曰静”,静,就是寂静虚空,就是天命本性,就是道心。所以,立身天下,应当坚守道心,与道同一,时刻保持寂静虚空的心,无我无为,不离根本。
人的根本是人生的统帅。失去了根本,人生就失去了统帅,就会私心私欲躁动而失去控制,就会背道而行,就会“妄作,凶”。
“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辎重就是终日行的根本,是终日行的基础和依靠。有道的君子每天出行,从来不离开自己的辎重。也就是说,有道的君子,是从来不离开道,坚守道心立身天下,与道合一,不离根本。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正因为君子坚守道心立身天下,终日与道合一,不离根本,所以,在荣华富贵面前,不会迷惑,不被诱惑,人生不会误入歧途。能淡泊宁静,安然自在,轻松如燕。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这样的万乘之主,因为不明道,所以,自我膨胀,私心私欲,治理天下以自我为中心,一心追求私利,根本不顾天下人利益。
“轻则失根”,重私利,轻天下人利益就是丢掉了立身治国的根本。由此,也会失去天下百姓这个国家根本。
“躁则失君”。失去了立身治国的根本,私心躁动就失去了控制。私欲膨胀必招反抗,招反抗必定丧失君威,甚至失去君位。
所以,万乘之主,也应当像有道的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修心为道,坚守道心立身天下,与道合一,不离根本。
人生立身天地,只有破除自我,无我无为,坚守道心,才是把握住了人生根本。才会不轻浮,不躁动。才能燕处超然,人生行稳致远。
详细解读《道德经》27
默默奉献〈原文〉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注释〉
善行:善于行走。指有道者的行走。
辙迹:车子行驶的痕迹。
言:说话,言语。
瑕谪:玉上的斑痕。比喻缺点,过错。
数(shǔ):计算。
筹策:古代的计算工具。
闭:关门。
关楗:关门的木闩。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结(jié):打成的疙瘩,打结。
绳约:用绳子捆绑。约:缠束。
圣人:有道的人。
救:援救。
弃:放弃,扔掉。
袭明:意为明白了道的真谛。袭:因循,沿袭。明:明白。代指“道”。
善人:有道的人,明白道的人。
不善人:不明白道的人。
资:凭借。意为反面教材。
贵:重视。
大迷:大迷糊。
要妙:重点,关键。要(yào):要点,纲要。妙:奥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痕迹。
善于说话的人,不留瑕疵。
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策。
善于关门的人,不用门闩,门却打不开。
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捆,结却解不开。
所以,有道的圣人总是善于救助人,因此,没有被抛弃的人;总是爱惜物品,因此,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明白了道的真谛。
所以,明道的人,是不明道之人的老师;不明道之人,是明道之人的反面教材。
不尊重那些老师,不重视那些反面教材,虽然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个大迷糊。这是修心为道的有效方法。
〈解读〉
本章主要阐述修心为道所应达到的修持境界和有效的修持方法。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自我行为,是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人生祸患的根源。修心为道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去除这些自我行为,破除自我。
破除自我要达到什么境界呢?就是要做到“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
有道的圣人就是达到了这种修持境界的人,所以,平等,包容,慈爱,能够竭尽全力的爱人助人,爱惜、节俭财物。这就是继承了道的特性,明白了道的真谛。
那些自我行为主要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以,修心为道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一方面向有道的人学习效法,另一方面以不明道者的背道行为为反面教材来警醒自身。
“善行无辙迹”,有道的人,做好事、作贡献“不自见”,不显摆,不求回报。不留名,默默无闻。
“善言无瑕谪”,有道的人,“不自是”,不自以为是,不固执偏见。“善言”,就是不自我,讲真理说实话,没有私利,所以言而有信,言语没有虚伪。并且与人相处“以言下之”,谦虚恭敬,慈爱包容,不恶语伤人,没有瑕疵。
“善数不用筹策”,有道的人,善于谋划,功业有成,但“不自伐”,不打自己的小算盘,不用心机智巧算计他人来为自己谋利。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有道的人,破除了自我,将自我行为关闭得死死的,无需外力的强制约束,无论什么诱惑与刺激,都不会激活。人生不自我,无我无为立身天下。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有道的人,一心向道,“贵食母”,自己修练而成的道心,坚如磐石。无需刻意的外部约束,立身天地,能经受任何诱惑与考验,任何环境都能坚守道心不变,与道合一,永不离道。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有道的圣人修心明道,慈爱,节俭。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不嫌弃、不排斥任何人。爱惜财物,无贪欲,不奢侈浪费,物尽其用。做到慈爱、节俭,就是继承了道的特性,明白了道的真谛。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明道的人所展现出来的行为就是修心为道的标准和方法。所以,修心为道,要向明道者学习效法。明道的人也要反思那些背道行为,以警示自己永保道心不变。如果不重视向老师学习,不重视向反面教材学习,好像自己很聪明,其实是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大迷糊。正面学习,负面警醒。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以反面教材为警醒,这是修心为道的有效方法。
效法天地(注: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