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德行分为两种,上德和下德。“上德”就是真正德行高的人,并不显露自己,不在意“德”的虚名。“下德”就是真正德行低的人,把“德”挂在身上,天天显露自己,很在意“德”的美名。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积攒的是阴德,一个积攒的是阳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阴德”,就是不为人知的行善方式。阴德的显现时间有点长,但是效果比较好,它可以荫庇子孙,让他们繁荣昌盛。那哪些算是积阴德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陈述,例如:不殄天物,不毁正教、救死扶伤,急人患难等。一般都是天道去回报行善者及其后代,叫“天报之”。
“阳德”,就是被人知晓的行善方式,带有主观功利心。跟阴德对比,阳德的显现时间短,效果较差。一般被人知晓后,会获得世人称赞,这就是“享世名”。大家的称赞,会让做好事的人沉溺于虚假的名利中。就会把功德给抵消掉。就好比种子榨油,您拿种子收获了食用油,总不能期待油渣子还能播种出好果子吧?这就叫“无功”。
名声只是虚幻的,如果德不配位,还会招致灾祸。《金刚经》里说,“无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做好事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无相,能做到这般的,福德是不可计量的。无相的含义就是,看做好事的人心是否真诚、圆满,不为己求,什么形式去做并不重要。我们的心量有多大,福就有多大。比如,经常对别人笑,不皱眉不恶色,就是面施,得妙色相。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上德”和“下德”的区别在于是否是无心而为,不为己求。仁、义、礼,是剩下的三种处事方式,目的都是有所作为。分别是怎么做的呢?
“上仁”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不以宣扬为目的,接受者有没有回应都不在意。“上义”就是以仁义之心待人,宣讲道德楷模,需要接受者有所回应。“上礼”就是以礼节之心待人,讲究公平。我对你好,你得回应我,不回应就举着你胳膊,使劲挥挥手臂,强迫你做出回应。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说的是,德、仁、义、礼,是一个不如一个,没了道德才会标榜仁义,没了仁义只能求取公平。你不回应也没事,胳膊晃起来。并不是说礼节不好,而是失去爱与尊重,没有内核精神,强调外在的礼貌,显得强人所难。枝叶要繁茂,在于树根,而不是树叶上发力。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就是道是树根,德是树干,仁是树枝,义是树叶。道做得好,以此就会好。一棵大树,等到了只有叶子好的这个状态,过分强调“礼”的时候,大树就开始灭亡了。“乱之首也”,组织内就开始混乱了。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就是只能看见叶子繁华,而不管根好坏的,是最大的愚人,也叫本末倒置。有智慧的人,要分得清哪个是根,哪个是叶;要从自己的境界开始提升,而不是追求浮华的事情。知道轻重,自然会有所取舍,这就是“彼而取此”。
所以,《道德经》这章主要讲了处理问题的四种方式,也代表了内心的四种境界,就是德、仁、义、礼。站到德的角度,你我他本是一体,您对另一个自己会不会索要名声呢?站到仁的角度,我对你好不求回报。可人心欲壑难平,仁爱若没有边界,就变成了自私自利。站到义的角度,我对你好需要标榜,大家都来学我。可人心难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标榜的意义何在?站到礼的角度,我对你好需要回应,这是礼节。可礼节好学,道貌岸然的人脸上又没写着“坏”字。一棵大树要想繁盛,还是要从根茎处努力,枝叶的繁茂,长久来看是是立不住的。
以上是糖糖学习《道德经》的感悟,强烈推荐大家多读《道德经》。推荐的是帛书版本的《道德经》,帛书出土自年长沙的马王堆,因是殉葬书籍,故而删改幅度较小,较为还原老子的本意。这本书的作者,本身就是悟道者,习得《易经》、《奇门遁甲》、《太极》等。他将站在悟道者的角度,去剖析这本书。
糖糖强烈推荐大家,每天读点《道德经》,滋养灵魂,人生也会更加顺遂、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