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道德经选段品读第二期
TUhjnbcbe - 2024/8/11 22:08:00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与大家一起品读了《道德经》中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在第一章中,老子向我们阐述了他心目中“道”的形式,树立了道家最中心的哲学观点,也就是以自然规律为基本的态度。在第二章中,老子向我们讲述了研究“道”的一种方法—矛盾统一法的,也呼吁我们要依照自然规律的引领去生活,不要尝试去违抗它。那么话不多说,我们进入今天的内容吧。品读三:《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是道德经的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品读中,我们曾说过在《道德经》中老子会多次提到“无为”一词,果然在第三章时老子便再次提到该词。这一张的内容主要是阐述“圣人”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在韩非子提出的法家著作中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也就是实行“愚民之治”。当然,我们都知道,向文中提到的“虚其心”和“弱其志”等治理方式,是不符合我们现今的道德观念的,那我们要在这一章之中学习的东西是什么呢?也一样,这一章之中我们能够从老子的语言中解读出的依然是一种尊重自然,不违抗自然的处事方式。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道德经》中的第四章,若是通读《道德经》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引领的道家哲学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对“道”,也就是自然规律进行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到“道”在世间的提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像深渊一般深远,好像看得到有难以捉摸。而且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观点,认为“道”的出现是在“帝”的出现之前的。我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他否定了神创论,以自然规律为万物生长和出现的最初基本。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先到这里。这是《道德经》选段品读的第二期,在这个系列里,我想与各位读者交流一下在品读《道德经》时所引发的感悟和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笔者才疏学浅,年龄也浅,对社会和道德的了解也不够深刻,如若发现笔者在文中有不当或者不成熟的言论,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这里是鹄言鸾语,如果觉得喜欢,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德经选段品读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