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安子编辑
清安子说到老子,就自然而然会联想到道教。脑海中随之浮现的画面,就是影视剧里,修道之人施展神通和术法的场景。但是在现实之中,那些场景显然不大可能出现。道教,对于很多人而言,依然很神秘。虽然道教尊老子为祖师,是为太清道德天尊,即民间的太上老君。但道教,却不是老子创立的。道教,起源于战国中期的齐国。当时的道教叫黄老道教,信奉的是黄帝和老子。直到汉武帝时期,道教才由政治团体转变为宗教团体。东汉末年,更是涌现出了各种道教组织,像是太平道、五斗米道等。老子开创的只是道家学派,并非道教这一宗教组织。说到道教,就不得不提《道德经》了。《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全篇共八十一章。《道德经》分为上篇和下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自第三十八章起为下篇德经。《道德经》主要阐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中包罗万象,语义深奥,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二字,并非是我们现在通常而言的道德。“道”,指的是宇宙自然之道,其中也包涵了个体修行的方法;“德”,指的是修道者应该具有的世界观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老子的眼中,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想要“得道”,就应上法自然之道,下法为人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到底什么是“道”呢?又如何才能“得道”呢?这些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早已回答了。先来简单说一说,什么是“道”。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浑然天成,独立而行,周而复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德经》开篇第一章,老子说“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是不是看着就感觉很“玄乎”?又是道,又是名,又是玄,到底讲的是什么呢?这段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简而言之,就是:可以说的“道”,并非恒久长存的“道”,可以说的“名”,并非恒久长存的“名”。“无”可以称作天地的初始状态,“有”可以称作万物的本源。因此,可以借由“无”观察“道”的奥妙,可以通过“有”窥探“道”的端倪。“有”和“无”,两者同源而异名,都可以称为“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和“无”都非常玄妙和深奥,人可以借助它们,开启了解宇宙天地万物奥秘的法门。简单聊了什么是“道”,再来说说如何才能“得道”。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很多修行的方法,下面就简单列举一些。守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地看待世间万物,都如草扎成的草狗。也就是说,在天地的眼中,世间万物是平等的。天下的百姓,在圣人的眼中也是如此。天地就像一个大风箱,看上去是中空的。但越是鼓动,吹出的风就越多。说的话再多,也会有穷尽的时候。与其这样,不如安分守己。“守中”,很好地阐释了老子“无为”的思想。但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自然而无为。“无为”,其实也是一种“为”。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至高的良善,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君子胸怀天下,与世无争。因此,君子善于选择居住的地方,内心就像深渊那样平静。君子与人交往,仁爱诚信。君子治国理政,擅长发挥自己的长处。唯有不争,才不会出现过失,招致怨咎。自知人贵有自知之明,唯有自知,才会知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能够看清一个人,说明他很聪明。但只有能够看清自己,才能算是有大智慧。在古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数千年来,一直被哲学家奉为至理名言。但试问,又有几人真正认识了自己呢?人心苦不知足,人痛苦的根源在于:有太多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欲求和现实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人的一生,不就是在为生活而奔波和忙碌吗?不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棋手对弈,旁观者可以站在大局的角度,看清楚整个局势的变化和走向。但当局者,却早已沉浸其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明智之人,看破却不会说破。《道德经》言语精辟,字字珠玑,也衍生出了很多成语和名言警句。诸如:天长地久(第七章)、上善若水(第八章)、功成身退(第九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十八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等等。鲁迅先生曾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老子虽然西出函谷,距今已有数千年。但他留下的这部《道德经》,却饱经岁月的沧桑和洗礼。时至今日,依然在思想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