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
在《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老子用“宠辱若惊”四个词告诉了我们“贵身”的重要思想。你只有先学会爱护自己,珍惜自己,才能去爱别人,爱天下。由身体上的珍爱,又转为情绪的把控。能管理好自己身体的人,必定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与心态。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其实是非常重视情绪与身体之间的关系。
《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í],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
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悟之所得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在这一句中的“夷”是“无色”的意思;“希”的意思是“无声”;“微”的意思是“无形”。在这里,他们形容的都是“道”。之前我们也说过,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宇宙万物中。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句中的“致诘”,意思是“思议”,而诘的意思是追问、究问、反问。句中的“一”,就是“道”的意思。老子的这句话与上面的那句话是相对应的,“无色、无声、无形”三者浑然就是道,是无法追究的。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这句话中的结尾“无物”是指“道”。然后我们再来解释,“徼”在是“清白、清晰、光明”的意思。“昧”在是“阴暗”的意思。而“绳绳”是“不清楚、纷纭不绝”的意思。那我们就可以理解,老子在这段话中,再次解释“道”是何物。道的上面不是光亮,下面也不是阴暗的。那这句话,我们理解为,既不是可见的,也不是不可见的,它的存在表达了老子的矛盾存在观。
有人说,《道德经》是一本适合一切的读物,绝大多数人阅读,都能在书中找到精神支柱,或者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那换一种说法,他应该可以说是一本“平衡悟语”,你阅读的心境是非常重要的,他会引导你的感悟偏向何处。这也是《道德经》最经典的地方,不同的人读道德经,感悟也是不一样的。这与你的心境、人生的阅历都有着很多的关系。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一句中的“恍惚”意为“若有若无。闪烁不绝”。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就是“恍惚”。这句话与此章的第一句话是相对应的,再次对“道”的“形体”进行描述。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迎着看不见前头,跟着也看不见后头,完全是摸不着“头脑”的去追寻。这样是不可能寻找到的。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此句中的“有”在这里是指“具体的事物”;“古始”是“宇宙的原始,即道的初始”,“道纪”是“道的规律”。只有了解了道的变化运行规律,才能更好的去支配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情,而我们也可以认识“道”从古至今的原理,来了解它的运行规律。
“无色、无声、无形”的道是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与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有着最根本的区别。它存在于宇宙之中,时隐时现,很难对它进行命名。而老子用现实世界中很多的概念来对它进行解释,但都又被他否定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道”的深奥之处。在此章的最后,说到“道的运动规律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掌握现实中的事物,就需要领悟到的运动规律”。
说的有点玄乎了,在对于“悟道”而言,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可能无法去找寻“道的运动规律”,但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去“参悟人生”的运动规律。在我们已经讲述过的那几章里,老子也从心态、为人处世等的想法上来告诉我们如何寻找“人生的运行规律”。将自己的人生过的漂亮。
人生,就像“道”一样,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我们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地去摸索,去寻找“人生的运动规律”,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一生有意义,不枉人间走一趟。在我看来,什么是“人生的运动规律”,那就是带着计划,活好当下,不忘初心,奔向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