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三章中
TUhjnbcbe - 2024/9/1 16:55:00

梨花因何断言《荀子·解蔽》与《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篇对“大”的含义阐述可谓一致。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指“用大智慧度众生到达彼岸”。因此,需要了解“大”的含义。于是六祖慧能开示,“大”指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没有边际,没有方圆,没有大小,没有色彩,没有长短,没有嗔怒喜乐,没有是非善恶,没有头尾对错……

慧能《坛经》

但您一定想不到,这番论述竟与《庄子·齐物论》中的是非之辨,与《荀子·解弊》中的弊端之论,试图阐明的道理完全一致。

《庄子》《荀子集解》

简而言之,慧能大师说“大”指不存偏见的包容,因为只有一视同仁的对待众生,才是真正的慈悲,才是普度众生的不二法门。如同典故“割肉饲鹰”中开示的禅理,鸽子的求生之苦与老鹰的求生之苦,佛陀一视同仁,均予以救助。这才是大智慧,大慈悲,没有偏见的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指观察事物的道理,需要离开相对而言的两个极端,使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

不二法门

而《荀子·解弊》中提出的解决人性弊端的方法竟然也是“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的持中之道。

那么圣人如何无两心?荀子说:“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

翻译过来即是说,圣人知道思想偏颇的弊端,也看清了思想蔽塞的祸害,所以不特别喜好任何事物,也不特别憎恶任何事物;不过分强调开始,也不过分重视结局;不偏重近,也不则重远;不博大,也不浅近;不拘泥于古礼,也不薄待今俗。把各种不同的事物使用“衡”标准加以辨别,既使用没有偏见的标准一视同仁的进行区分,因此万物的不同无法相互遮蔽,也不会搞乱事物本身的秩序。

如此一来,儒释道有异乎?但因本章的篇幅有限,这个话题留到第五章注释“天地不仁”时再论。

预告:第五章讲述儒释道文化的异同

言归正传,老子通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指出帝王治理天下时,作为偏颇的祸患。之后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以往的注解认为,此番论述阐明了四件圣人治世应当去做的事情。首先是净化百姓的心灵。其次是解决百姓的温饱。之后是削弱的百姓的欲望。最后是强健的百姓的体魄。

但梨花却认为其中只说明了两件相辅相成的无为之治,一是开阔百姓的心胸,二是坚韧百姓的意志。

开阔心灵的目的是为了效法自然厚德载物的品质。

坚韧意志的目的则是为了效法自然自强不息的精神。

既,意在效法《周易·象传》中阐述的君子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理。

《象传》中记载的君子理念“天行健”与“地势坤”

首先,“虚”并非指虚弱,弱化欲望。而指虚怀若谷,不存私心偏见,容纳万物的博大心灵境界。

荀子提出“悬衡”,不存偏见的辨物主张后,询问什么是衡?什么是辨事物的标准?

荀子自答,衡,就是道。

而此处的“衡”,既是《道德经》开篇因避讳被有意改动的“恒”。但不同的是后世将《道德经》中“恒”字改为“常”字,却将《荀子》中的“恒”字改为“衡”字。

既是说,因避讳改字的陋俗,不止出现在《道德经》中,而是中华文化界的普遍现象。如《文子》中“弗”字,就有可能被改为“不”字。

但梨花因何猜测《文子》被改过?因为《文子》中阐明的自然之理,有违易学古理,与梨花所了解的天地之理不通。梨花之所以赞同《大禹谟》为杂取先秦文献《论语》《孟子》《荀子》等名篇词句拼凑起来的伪作,也是因为,《大禹谟》中的圣贤对答,同样与梨花了解的大道之理不符。

总之请相信,梨花作出以上猜测绝非是信口雌黄的妄断,而是参考了诸多古学经典后才得出的谨慎结论。如“衡”与“恒”的关联,梨花为何猜测《荀子·解蔽》中的“衡”字,既是《道德经》中被有意改“恒”字?因为《荀子·解蔽》原文,也非常清楚的解释过“道可道,非恒道”的问题:“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

并且梨花还发现,先秦时期中国人对“道”,对“善”等决定中华民族性格的文化支点,都有非常明确的统一标准。但后因后世众说纷纭的诸多解读,变得越来越似是而非。

首先,大道的标准就是最为简单均衡规则,既阴阳平衡之理。但为了大家能够认同这个看似简单的古学核心概念,第一章中梨花不得不通过天文换算,阐明维持万物运转的共性法则“均衡”。也因此,梨花才说看《荀子》不如看《易经》,但梨花所说《易经》并非《周易》,而是《易经》的核心理念“阴阳平衡”。

大道至简

其次,“善”最初指“吉”,正确或有益的行为方向。与之相对的也并非是“恶”,而是“不善”。同理,“美”最初指喜爱,与之相对也并非是“丑”,而是“恶”,指厌恶。故,《道德经·第二章》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作为开篇,再次阐明“两者同出”天理均衡不偏的大道之理。既,第五章重点论述的“天地不仁”之理。

但善的概念因何会发生演变?演变的路径又是什么?需等到第八章再论。

预告:第八章讲述“善”字的流变

而在战国末年,兼通诸子百家的荀子同样阐述过自己效法大道的方法——“虚壹而静”。

梨花认为,荀子所述的“虚”,最为符合本章的“虚其心”之意。

荀子说“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荀子说,圣人的内心不是没有私储,而是在私储与同时,留有容人纳物的空间;也不是不存在两种不同的认知,而是懂得放下偏见,求同存异;更不是没有令人动心的私心与偏见,而是懂得使用虚静的方式矫枉自己的私心与偏见。因此荀子强调,人天生就有认知的能力,而有了认知的能力后就会有记忆,有了记忆后就会有志向,会对已有的认知有所偏爱与私储。因此,要虚心白意,不存私心杂念的对待自己已有认知与未来将要获得认知,不要因已经获得的认知,妨碍了将要接受的认知。

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常理为何说虚心使人进步?因为只有虚心才有获得进步的空间,否则心胸狭窄,固执己见内心难容一物的人如何进步?

荀子辨物的方法虚壹而静

总之,“虚其心”指虚怀若谷,指不存偏见,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万物的心灵境界。但“虚其心”不能只局限于在空泛的无形范畴,不能只是口号,还需与有形的实际运用相辅相成,方是以均衡作为宗旨的无为之治。

故,“虚其心,实其腹”必须同为一体,相辅相成。

但其中的道理,梨花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讲述。

记得是年底,母亲带着梨花攥着平日里不舍得用的“肉票”去买肉,准备过年解馋。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是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想吃肉,所以没人排队,更没人客气,挤的梨花四肢变形……但即便如此,好不容易才挤进去梨花母子非但没买到肉(售完),还丢了宝贵的钱包。梨花记得那年的除夕在母亲愁眉不展,与梨花愤恨中度过,梨花恨透了哪些不守规矩人和小偷。

时代的记忆“供销社”

但三十多年过去,梨花突然发现自己早已不恨了,因为无论是逛商场还是打疫苗,自觉排队早已成中国社会的公序良俗。梨花会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直到看过《论语》才明白,我们十分幸运地生活在孔子所终身向往的,足兵、足食、足信。军事,经济,信仰共同富足的大同盛世的前夕。因此梨花才下定决心要这个千载难逢的特殊时代做些什么……同时也想明白“虚其心,实其腹”是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否则,饥肠辘辘的人们如何能够敞开自己的胸襟包容外物?也只有在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顾虑后,“实其腹”之后,“虚其心”的伟大包容性才能体现,才能成为意白无私的现实。

中华文化的最高夙愿

同理,“弱其志,强其骨”是说,坚韧的意志与强健的身体必须同时拥有,否则便是“强梁者不得其死”的夭折下场。

老子一贯认为柔弱胜刚强,因此第三章中“弱”并非指削弱,而指坚韧。“弱其志”也更非指削弱欲望,而指坚韧意志。

柔弱胜刚强

之后,《帛书老子》又说:“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志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但王弼本《老子注》却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志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
查看完整版本: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三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