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十三章下
TUhjnbcbe - 2024/9/9 23:54:00

《帛书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

《王弼本·老子注·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得宠与受辱都如同受到惊吓,重视巨大的祸患就如同重视自己的身体。什么叫宠辱若惊呢?得宠之后势必会走向卑下,因此得到尊宠时如同受到惊吓,保持警惕。失去尊宠时同样如同受到惊吓,保持警惕,这就叫做宠辱若惊。那什么叫做重视巨大的祸患就如同重视自己的身体?我之所以认为自己有巨大的祸患,是因为这个祸患与我自身息息相关,如与我无关,我有何患?因此,像重视自身一样重视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保管;像爱惜自身一样爱惜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发展。

本章老子讲述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可以托付天下的因果关系。天下可以托付给什么样的人?老子认为天下是神器,不可为也。认为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绝不可任性妄为。因此要托付给将天下利益,即大众利益视作自身利益之人。因为重视才不会轻毁,爱惜才不会妄为。只有将天下托付给重视它如同重视自身,爱惜它如同爱惜自身的人,天下才不会被轻易损毁、妄为。因此老子在本章结尾强调“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像重视自身一样重视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保管;像爱惜自身一样爱惜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发展。

梨花同样认为,天下是神器,不可须臾相离。必须将它托付给时时刻刻都将天下苍生利益,视作自身利益的至诚之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能时而心系天下安危,尽职尽责。时而又轻离放荡,任性妄为。

创造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算是个好皇帝吗?不是,因为他对天下的重视不够至诚,没有做到从头至尾的极致真诚。更没有时时刻刻将天下苍生利益,视作自身利益尽心尽职。所以在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沉溺于享乐之中,宠幸杨玉环,重用杨国忠,将天下视作儿戏,进而引发了摧毁大唐盛世的“安史之乱”。

在中国历史上,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便是被后世骂做昏君的隋炀帝与商纣王,也都有过励精图治的高光时刻。但这两个人对天下却都犯下了不够爱惜的禁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数次远征高丽。商纣王营建朝歌城与十祀征夷方。均是为一时之利,不知爱惜地将天下之力压榨到崩溃。以致落下亡国灭种的千古骂名。由此可见“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圣贤教诲是那么重要。

梨花为什么可以肯定,《道德经·第十三章》讲述的是托付天下的因果关系?因为《道德经·第十四章》讲述的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的因果逻辑。

1
查看完整版本: 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十三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