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难免会有一根筋的人。
这种人,思维固化,不懂得变通,也活得很单一。
以至于,这类人身边的朋友很少。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性格的人。
如果想要改变局面,便要学会变通,不要跟自己,他人较劲,也要学会爱自己,会爱自己,才会爱他人。
如此这般,身边的朋友贵人才会多,路也才会宽。
以下两点个人心得体会,告诉你,如何变通,如何爱自己,也助力于你能去更好地理解《道德经》三十四章。
一、道的思维,懂得变通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很广大,它大到无所不至。以至于它本身就没有上下,高低,左右之分。
道,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什么都没有,它先于天地而生,且永恒存在。
我们人会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就因为我们不能像道那般永恒不灭。
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就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感受到时间感,空间感,紧迫感。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人一天天地衰老,特别是当下,时间流动地特别快,不少人俨然已经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感。
其实,站在高维视角,时间,空间都不存在的,更谈何不上紧迫感。
是我们人本身有限,才会感受到时间有限,空间有限。
大道本无限,犹如水那般,看似没有方向,没有尽头,到处流,弯弯曲曲,实则,它最后的目标是大海。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来,我们中国人,大部分,做人做事的思维,无形之中已经深受着《道德经》《易经》的影响。
就好比,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有着终极目标,但是,做事情的方向,都不是定向固定死的,方向随时都在变动之中。
从《易经》之中,就能了解,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动之中。
时一变,势就会跟着变,那方向自然就得做相应的转变。
再举个具象化的例子:就好比开车,我们要去一个地方,但是中途的路线是不固定的。哪好走往哪走,大马路要是塞车,往往就会抄小路而走。
这便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道的思维。
所以,也就不免能理解,为何我们都不会把话说得太死了,总会说,“看情况”“看着办”。
这便也是,做人应该有的弹性。
二、珍惜当下,爱自己,便是爱他人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为何用太极来形容它,便是因为它可大可小。
它可大到其大无外,亦可小到其小无内。
道,小到犹如空气,日光,水那般,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就因为它普遍存在,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无私无欲,没有任何企图。
所以,我们都把它看得很小,很轻。
但往往就是因为它被我们看的轻,反而才显得它是真的大。
因为,没有它就没有我们,所以,它能不大吗?
就好比,如果没有空气,日光,水,我们就无法生存。
也因此,往往越是不为我们所看重的东西,反而才是对我们最为重要。
反观我们人,就是如此。
其实,最宝贵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往往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便是我们人的特性:不懂得珍惜。
人的特性都是待失去以后,方知后悔才懂珍惜的生物。
有的时候,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不会再给你重来的机会。
所以,为何我们经常说好好珍惜当下,便是如此。
就好比身体。身体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但是,我们人都没有这个意识。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都没有把身体当回事。
我们都在反身体,反生命地活着,且都还不自知。
我们人的常态便是,一边赚钱,一边医院,换取一大堆的保养品。
明明工作了一天身体已经很乏很累了,明明脚穿了一天的高跟鞋已经很难受了,明明天气寒冷身体直哆嗦了……
但是,我们为了面子,为了感官享受,为了他人眼光,为了好看,为了自以为的为他人着想……我们都没有顾及到自己身体的感受。
人生不过短暂几十年,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好,又谈何爱,又谈何爱他人呢?
不爱自己的身体,便是不爱自己。
所以,我们都活的苦,都活得没有爱。
以致于我们都喜欢抓着外在的东西去找爱,以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缺爱。
这般,不仅会把自己弄的很累,连着身边的人,无一幸免,也都会被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如此这般地向外索取,本身就是欲壑难填,也是不合理的,只会把自己身边的人越推越远。
唯有从内在开始去爱自己,才能摆脱困境,也才能把自己从沼泽地之中拉出来。
如此这般,才能活的轻松自在,才能活得有色彩,也才能活得有爱。
以上两个点的分享,希望能帮助到你,能去更好地理解《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