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即便有时候看起来杂乱无章,那只是因为我们暂时没有发现它背后的规则。
既然事物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那么我们只需要认识并遵从这个规律,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在任何方面的目标。
《道德经》通过对万物的观察和对社会人事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宇宙自然规则和待人事物的规律。这些规律次序分明,互为起始,既如圆环般环环相扣,又如同心圆逐步扩展但永远不脱离圆心。
《道德经》最核心的论点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道德经所要论述的论点,向我们揭示了人、地、天三者相对独立而又绝对统一。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那人也要效法天,人也要效法道,最终人也是在效法自然。
人是独立的个体,同样天、地也是。人、天、地都有自己运行的个体方式,独立而完整。但是,人的独立,离不了地,地离不了天,天离不了道,道离不了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十三个字,是《道德经》的核心论点,也是全书的主要思想,《道德经》通过充分的论证,给出了全书思想的精华:天人合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提倡天、地、人合一,人作为域中四大之一,在修身行事上,效法天地,尊天贵地,顺应天地规律的作为,人就是顺应了天道,顺应了天命。
《道德经》的核心观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广袤的天下观。
《道德经》观察的对象是天地,提倡效法天地自然,因此,道德经体悟出来的大道规则和特征,很少有地域、国别、人文、时间、种族、行业等地理和社会环境限制。道德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局限于某一国家,也不局限于某一时间,更不局限于某一生命。
效法天地,天人合一,人与天、地、自然共处。这样的天下观,注定了道德经不仅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全世界的精神财富。这也是《道德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古至今,我们老百姓,对于天、地都有一种自然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敬畏天地、敬畏自然的现象,从古时候的图腾信仰可以看出。现在我们仍然对天、对命有一种冥冥不可违的意识,因此有命该如此、使命、天意这样的说法。
这种敬畏天地、效法天地、天人合一的意识源头,来源于《道德经》,来源于《易经》,来源于古代的中华文化。很多古时候的著作,我们今人已无缘目睹。
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易经》、《道德经》、《论语》等国学著作,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如夜空中的北斗七星,作为中华文化的导向和指引,引领中华人民在分分合合的历史中,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并且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性格,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得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于古时候这些代表先祖智慧结晶的国学著作。这些智慧,点亮了人类历史上的漫漫黑夜,拥有古人的智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幸运,也是世界的幸运。
古代中华文化的精髓,是远古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每一个现代人仔细研读、学习、发扬和传承。而这个过程中最为受益的,则是打开书本的你。
道德经全集正版全套书原文注校释解读老子中国哲学国学经典精粹畅销书中华书局珍藏版淘宝¥38¥购买